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设计师沙龙暨入库人才项目推介会现场。骆贤政摄
“中国设计的春天来了,然而青年设计师的储备力量却不足,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补之前落下的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这是我们滞后了20年时间的差距;而这次扶持计划则是一次‘补课’,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激发一批年轻人,让他们热爱创意设计,让他们产生自信心,让一些草根的设计师和设计公司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帮助”……
昨日,在2016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设计师沙龙暨入库人才项目推介会上,来自故宫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东道品牌集团等各界大佬,针对当前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以及设计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如何挖掘文物内涵
故宫娃娃、朝珠耳机、步摇书签、编钟调味罐、“福”气包、文物饼干……近年来,既具文化内涵、又有时尚创意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何让观众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在带走一两件有纪念意义的商品的同时把博物馆的文化带回家,已成为越来越多博物馆的工作重点。
“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无疑是传播文化,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使者。”故宫博物馆经营管理处处长杨晓波说,作为“平安故宫”工程的一部分,故宫博物院从2012年开始逐步梳理故宫经营网点,做到统一形象、只卖故宫文化产品。让文创产品商店真正成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截至去年底,故宫研发文创产品共计8683种,大多是融故宫文化与时尚于一体,如以院藏龙袍“云纹”为主要设计元素的“云起如意”领带,以故宫红色宫门、金色门钉为设计来源的“宫门”箱包系列等。在杨晓波看来,文物单位要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要深入挖掘藏品内涵,注重历史性、艺术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环保性。
“创意是核心,模式是关键,市场是根本,管理是基础。”这是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晓文在点评青年设计师作品时所提出的,他总结恭王府文创产品的经营理念道,“依托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商品设计大赛三种产品开发渠道,恭王府着重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宋向光则认为,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日渐成为趋势。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将文创产品开发纳入博物馆的专业考核之中,促进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博物馆内不同时代、不同领域、内涵丰富的藏品也为创意产业提供了素材,成为启发创意想法的宝库。
然而,与国外博物馆动辄千万美元的“商店收入”相比,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经营仍处于起步阶段。“就现在文物单位文创产品来说,同质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中小博物馆没有自己的产品,90%的产品是代销。文创产品的重点在‘创’,我们离自主设计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杨晓波说,社会的参与对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至关重要,多元化和多角度才是博物馆文创发展创新应有的思路。
中国美术馆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办李晨也建议,博物馆是教育性、公益性机构,所以文创产品的开发应该以教育为核心来开展,要有教育的意义在其中。同时,他也强调,文创产品开发要注重知识产权的灵活应用。
让文化创意与生活融合
“一个设计师要经历成长、成熟、成名三个阶段。所谓的成熟就是学会把你的作品迅速的转化成商业,因为作品可以变成产品、商品、用品和废品。作品变成产品是非常难的,里面有很多要素,产品变成商品更难,商品到消费者手上,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综合处处长卢凯望在评审的过程中说道,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同时,要注重市场化的了解,这样才能使文化产品回归生活,回到人们的认知视野,寻得重生。
“‘以道驭术,以文载道’,在我看来,说的是靠文化形成思想,用思想来驾驭技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文化应当是创意设计的基础、核心,是真正的驱动力,所有的设计都要依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现代的设计。传统并不是说老旧,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历史是城市的灵魂,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做设计必须要传承中国的基因,传播民族文化,这也是中国设计师的责任所在。”北京东道品牌集团董事长解建军表示,现在到了中国设计发力的时候了,他建议青年设计师把文化作为创意设计的本原,要看清设计的本质,好的设计要有温度,要有情感,给产品赋予精神层次,才能实现设计的真正价值。
打造人才培养平台
“没有必要的扶持政策和推广平台,即使有好创意,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意就等于零。”一位青年设计师一语道出了青年创业创意人才一直以来的发展困境。
“创意人才是实现设计行业品牌化的第一要素,更是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招聘遭遇优秀创意人才‘一将难求’局面原因有二:一是‘增量’人才不足,二是‘存量’人才难觅。”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琦表示,优秀人才的缺乏使文化创意无法落地“开花结果”,直接影响文化产品的创意含量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认为,扶持文化创意人才的实施,有望改变优秀创意人才创业单打独斗、企业招不到优秀人才的局面。但是他同时也表示,扶持文化创意人才并不是简单培训设计师的技能,而是政府着力面向市场完善政策体系,畅通文化创意人才挖掘、培养、成长、成才的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渠道,培养出更多文化创意融合相关产业内懂设计、会经营、能管理的高端创意人才。从这一层面讲,人才扶持计划作为文化创意领域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具有很强的引领性、示范性和带动性。
曾辉结合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与扶持实践谈道,政策出台是起点而非终点,继续完善支持文化创意人才扶持体系十分必要。“院校教育只完成了创意人才的基础素质培养,而文化产业发展更需要的是经过职业化训练的创意设计人才、设计管理人才、设计经纪人才等,政府、创意产品生产企业、设计服务经纪及金融机构等需要联动,特别是通过维护创意设计版权、优化创意设计金融服务等,打通优秀创意竞相迸发、拔尖人才充分涌现的‘最后一公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