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力·阿迪力江接受记者采访。
从1994年,赚取人生第一桶金,46岁的卡米力·阿迪力江的创业、奋斗和成功,都离不开义乌这个“建在市场上的城市”。
6月25日,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事迹采访团一行来到义乌市,采访了在义乌从事外贸生意的新疆人卡米力·阿迪力江。
卡米力来自新疆伊宁市,曾在霍尔果斯口岸做生意。1994年11月30日,他接到一单大生意——3名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客商需要订购50万美元的火柴炮(鞭炮的一种)。
当时,霍尔果斯口岸火柴炮断货,卡米力通过在义乌经商的朋友老徐打听到货源,于是与客商签订了按照市场价供货的协议,约定12天后交货。
当天,卡米力乘飞机从乌鲁木齐来到义乌,这是他第一次乘坐飞机。在老徐的帮忙下,他从义乌买到了火柴炮,并通过有资质的货运企业在8天后将客户需要的火柴炮运到了霍尔果斯口岸。
这笔生意,卡米力赚了27万,这是他人生第一桶金。
“当时都是10块钱的现金,好多,我和老婆兴奋地三天没睡好觉。”卡米力回忆说,他感觉自己一下子成了有钱人。
从这以后,卡米力算是和义乌结缘,他经常到义乌进货,然后发到新疆,在乌鲁木齐边疆宾馆或霍尔果斯口岸销售,或者直接按客户要求从义乌进货。
1999年,卡米力到乌兹别克斯坦做棉花生意时,被人骗了,损失200多万。他回到乌鲁木齐卖了房子,当翻译赚钱还账,在这期间,也时常到义乌陪客户进货。
2011年,终于把欠账还清了,卡米力来到义乌,经过考察,在义乌成立了外贸公司,专门从事皮革外贸生意,还成立了自己的托运部。
“现在一年大多数时间在义乌,生意在这里,很多朋友在这里,义乌是我的福地。”卡米力说,保守估计,他现在一年收入超过50万,“如果不是义乌,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
“在这里就和在新疆一样,有很多新疆人开的+餐厅,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卡米力说,他喜欢义乌,不仅因为在这里做生意能挣钱,还因为这座城市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