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商贸城全景
浙江省首批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地区名单日前正式发布。首批服务业强县(市、区)试点地区分为三批,共24个。Ⅰ类地区共7个,Ⅱ类地区共9个,Ⅲ类地区共8个。西湖区、义乌市、安吉县分别是Ⅰ类、Ⅱ类、Ⅲ类地区的典型代表,在省里统一部署开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前,这三地就已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西湖区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打造服务业强市;安吉县围绕“生态立县”,培育绿色服务业强县。在发展服务业方面,这三地,看成绩各有千秋,论做法各有特色。
义乌市:产业体系市场为核
来自伊拉克的艾哈迈德马拉,2011年在义乌创立了一家外资合伙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今年,他准备与朋友一起“再创业”,共同开办一家餐厅。“一问才知道,外资公司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及出资时间的限制,需要准备的材料也比合伙企业简单不少。”
据市场监管局统计,受惠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外资主体设立公司的热情持续高涨,2016年以来,义乌市新增外资公司154家,同比增速达267%。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办事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种便利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意愿。
改革创新是义乌市服务业发展的永恒动力。义乌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土专项改革、金融专项改革等系列改革,成效显著,“中欧”班列全线开通、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等重大举措一一落地。
除此之外,义乌市还在持续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试点等,将大大提升义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早在2003年,义乌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就超过50%,2015年义乌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7.5亿元,占GDP比重达61.9%。义乌历届党委、政府坚持做强以市场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义乌从上世纪80年代就确立了“兴商建市”的发展道路,并且一张蓝图绘到底。
义乌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市场产业是义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经营面积550余万平方米、商品180多万种,全国有20多万家中小企业依托义乌市场把产品销往全国、走向全球。
围绕市场提升,义乌还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等支撑产业,积极发展创意研发、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形成了以小商品贸易为龙头、其他服务业互促共进的产业体系,大大提升了市场发展层次和水平,也培育壮大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两年,得益于“中欧”班列实现双向常态化运行、航空口岸获批开放、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投入使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式落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义乌的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为实现进出口逆势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记者点评】
义乌市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不断开拓服务业发展新空间。新形势下,义乌在加快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基础上,以接轨“一带一路”为契机,高规格、高起点谋划陆港新区、丝路新区、科创新区三大新区。
义乌以发展总部经济为导向,不断推进金融商务区和经济开发区总部基地建设;以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吸引了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快递物流集聚中心、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等一大批项目入驻。这些探索,为当地服务业的发展跳出了既有的传统圈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赢得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