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E网观察 正文

一论学习贯彻夏宝龙书记来义调研重要讲话精神

岂能让义乌改革变成“鸡肋”!

发布时间: 2016-08-02 09:43:42 来源: 义乌发布 作者: 义乌商报评论员

  7月27—28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来义乌考察调研。他强调,金华特别是义乌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浙中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精力集中到抓经济抓发展上来,高举改革发展大旗,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虎口夺食、猛虎扑食的劲头,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迎难而上、闯关夺隘,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快推进浙中崛起。

  7月29日下午,义乌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夏宝龙重要讲话精神,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作出部署。强调,要把夏宝龙书记对义乌的关怀支持转化为干劲,以过硬的工作作风保障改革发展。广大干部要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苦干实干、真抓落实,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成绩属于过去,面对未来,面对下半年工作,要翻篇归零、戒骄戒躁,铆足干劲、持续发力,抓紧抓实各项工作。

  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省委书记夏宝龙亲临义乌考察调研。他高屋建瓴地指出,义乌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义乌要昂首挺胸地扛起这面旗帜,迎风飘扬。夏书记重要讲话既是对义乌历史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又为义乌当前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更对义乌的未来寄予了充分信任与殷切期望。

  义乌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近年来,义乌全面深化改革,多项攻坚取得较大成效。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外贸连续实现稳增长,为全省外贸发展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义乌市场持续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

  但同时,疾速的改革进程中也存在另一种情势,改革红利释放由“井喷期”步入“平缓期”,“最后一公里”落地难较突出,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配套监管政策尚未出台,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待破题,税收增幅还不够大等,种种诸如改革“获得感”不强的问题也很鲜明,让当下改革大有沦为“鸡肋”之嫌。

  “鸡肋”是什么?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义乌的改革不应该成为鸡肋,也不可能成为鸡肋!

  那么,改革之于义乌究竟意味着什么?改革事关义乌兴衰成败、生死存亡!

  如果说义乌的崛起得益于改革、义乌的发展离不开改革,那么义乌的未来必须依靠改革。义乌的模式正在国内外被广泛复制,可谓追兵逼近;义乌选定的标杆均在创新发展,可谓标兵渐远。没有先人一步的改革,义乌何以保持对复制者的先发优势?没有高人一招的改革,义乌何以实现对标兵的加速赶超?观照历史,审视现实,远眺未来,一条铁定的规律展现在我们面前:改革兴,义乌强;改革停,义乌衰。改革之于义乌,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一条不可缺少的生命线!

  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时代需要义乌再次扛起改革的大旗,尤其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许多改革中的新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站在“十三五”新起点上,我们也更加明确义乌改革的发力点: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三季度破题,积极推进其他国家级改革试点,全力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打造全球小商品国际贸易示范区、加快建设国际陆港城市。

  让我们继续保持不畏难、不懈怠、不退缩的劲头,始终保持敢想、敢闯、敢干、不服输的进取精神,拉满弓使满力,出力流汗拼命干,以优异的改革业绩交出一份出色的改革答卷,让总书记向世界推介的“中国方案”有义乌元素,让义乌改革发展的大旗始终高高飘扬!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