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图二
有朋自远方给我们传递信息称,民国十七年(1928)上海出版的《图画时报》上有摄自义乌的两帧照片。闻知格外欣喜,恨不得马上赶往一睹为快,前不久与同事出差上海,自然要乘便前去复制。
到了上海人民出版社,聊起这件事,想不到出版社同志一副热心肠,非要陪我们去不可。中饭后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就往上海图书馆赶,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马上排队登记,左等右等,好不容易轮到,可意想不到的是,图书管理员一查,如同当头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她们答复图书馆没有收藏这本杂志。看到我们有些失望,陪同者边安慰,边向复旦大学校友求援,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在“中华图片库”中已查找到这两帧照片,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我们看到这两帧照片时,其中一帧文字说明是:浙江义乌县之东江桥座砌以砖并架以石顶覆以瓦长二百余步(图一);另一帧文字说明是:义乌县之代步物名便笼坐者为义乌县长鲍思信(图二)。
义乌东江桥,横跨义乌江,是通往东阳、磐安、嵊县、仙居、丽水、温州等地的要道,古为浮桥,南宋庆元三年(1197)知县薛扬祖任内始造石桥,因名“薛公桥”;南宋嘉定二年(1209)重建;明成化十八年(1482)知县齐溥任内,改名广济桥;明崇祯十三年(1640)知县熊人霖任内重建后,撷“梅柳渡江春”诗意,取名渡春桥,从南宋庆元三年至清光绪十九年,原有桥梁在长达696年的历史中,改建、改造和修复多达26次,桥类型则有浮桥、廊桥、石板桥和拱桥等。
坐便笼者是鲍思信(1899—1934),为江苏省宝山县(今属上海市)人,民国十六年,复旦大学商学院毕业后,曾在浙江省商业专科学校担任教导主任,后又到中央政治学校任教。
民国二十七年二月北伐军占领浙江,同年七月浙江省政府成立,为了招揽人才,同时为体现民主意识,省政府向全社会招考县长。当时的杭州俊彦云集,参加考试的除了省政府及各部门官员,还有许多一流的名人贤达。当时报名的条件是25周岁以上,国内外大学或高等专门以上学校毕业,并参加过民众运动半年以上并卓有成效者。条件虽苛酷,但报名者依然摩肩接踵,多达625人。通过多轮严格的笔试、面试,鲍思信以第二名高分被录取,介绍人更是奢遮,为于右任和邵力子。鲍思信在义乌任职虽不长,但从一些史迹记载,依然能看出他对农桑的重视,对教育的鼓励,其中一件轶事记载的是夏沿乡石明堂村(今属城西街道),一位当地人称为福寿公的一生节衣缩食,以善、俭二字为治家理念,时常训诫后辈不可懈怠,更为可贵的是,年事虽高,仍以助学、赈灾、济贫为己任,当年曾捐2000大洋筹办义乌中学,一时传为佳话,县长鲍思信闻知,特赠予“学校从公”的牌匾,予以褒奖鼓励。
鲍思信为人耿直,为政勤廉有政绩,深受民众好评,可惜调任江苏省江阴县任职后,为疏浚60里东横河、修建公路,均亲上工地督阵,竟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34年年仅36岁病死任上,当地群众为之感到十分痛惜,送葬竟空巷以赴,聚达万人,并赠挽联:“感激许驰驱,尽瘁几时,春日泥深夏日雨;弥留遗嘱咐,招魂何处,黄田船闸应天河。”
民国期间,时局动乱,政权更替频繁,因而县政府官员也不时替换,包括鲍思信在义乌担任县长,也只有一年半时间,即1928年9月至1930年2月期间。时间虽不长,但由于刻苦勤勉,因而政绩卓著。照片中他坐便笼去视察东江桥,县政府工作日志上虽然没有记载,但也不难猜测,上世纪30、40年代之交,义乌至东阳要建公路通汽车,利用东江桥上旧桥石墩改建成公路桥,鲍思信虽身体不适,但仍抱病坐便笼前往检查。
所谓便笼,其性质类似于轿子,是一种用竹子或木头做的可坐可躺的运送工具,新中国成立后还比较常见,但用途已改变,多供老人、病人乘坐;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则用于抬嫁妆,诸如樟木箱、棉被、脚盆上放红鸡蛋及彩色花生、万年青等。
照片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具像化,画面所提供的信息直观。这两帧老照片试图告诉我们,时间的每一个“点”都是具体而实在的,是精神,也是物质,可以观看和抚摸,它们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抵得上千言万语的述说,场景中的一什一物,有了不尽的意蕴。
让我们记住那已逝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