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女儿总是拉肚子,一天要拉二三次,不知是啥病?”昨天上午,王女士抱着刚出生不到6个月大的女儿,向稠州医院医生夏文芬诉说孩子的病情。经过检查诊断,患儿被确诊为“腹型感冒”。
记者了解到,自7月份以来,各大医院儿科每天平均接诊腹型感冒患儿达30多例。
夏文芬介绍,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
天气炎热,暑假过半,放假的孩子也很少有户外活动。孩子长时间室内活动,吹空调、吃零食、看电视、做作业……运动少了,零食吃多了,感冒、肠炎、厌食都找上门了。
记者从相关医院了解到,目前正值夏秋季节转换期,小孩子的胃肠道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预防工作:
防感冒:空调温度不宜太低,气温一高,空调的使用频率就高起来了。人为制造的冷气使得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很大,稍一贪凉,室内和室外就是两个季节,得感冒也就不奇怪了。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空调温度最好保持在室内外温差5℃以内。房间气温32℃,那么空调开到27℃就比较合适。另外,空调最好不要直接吹孩子;为了保持空气新鲜,家里要定时开窗通风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孩子会去兴趣班、商场、超市、电影院、饭店等公共场所活动,一般这样的地方空调开得特别低,所以要注意为孩子增加衣服,以免一冷一热引起感冒。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6个月至3岁的孩子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及各种急性传染病初期引起的。孩子体温升得越高越容易发生惊厥而且易复发,所以孩子一旦发烧,要提高警惕,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防肠炎:把好入口关。夏季由食物引起的问题比较多,气温高,病菌繁殖快,各种食物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一旦食用很容易造成腹泻。一入夏,肠炎、痢疾等感染性腹泻的患儿就渐渐多了起来。通常患者轻者发热、腹痛、乏力、食欲低下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患儿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甚至危及生命。
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是防止腹泻的首要关口。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均衡膳食营养对防止腹泻也很重要。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
对于婴儿来说,高温季节孩子的消化酶分泌较少,母乳喂养的孩子,最好不要在夏天断奶,以免孩子食用普通食物发生腹泻。
在饮食烹调方面,家长要多动脑筋。选择一些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绿豆稀饭、面条、清蒸鱼、蒸蛋等。蔬菜和水果必不可少,豆制品和奶类也是首选的营养食品。夏季气温高,容易出汗,必要时可饮用淡盐水。
防痱子发生: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是非常重要的。洗澡时可选择偏冷的水温,尽量为皮肤降温、并且疏通毛孔。另外,还要做到居室环境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出汗;烈日当头应避免外出活动,更不能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或进行过激的运动;为孩子选择柔软宽松、容易吸汗的棉布衣服,避免穿尼龙化纤衣服;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可适当补充些淡盐水。一旦生了热痱子,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切忌用手抓挠,以防感染。
除了痱子以外“热疖头”也是夏季的多发病。疖子大都出现在头面及颈项部,最初是一个红、肿、痛的小硬结,以后逐渐扩大呈圆锥形隆起。几天后,疖子头可出现黄白色小脓头,最后脓头变软溃破,脓液流出。一般疖子不会引起全身不适,但大疖子可引起发热。注意皮肤卫生外,不可挤压热疖排脓,以免引起细菌扩散招致败血病。
防晒伤:外出请做好防护。这段日子气温太高,室外地面温度近40℃,不适宜外出,更不适宜在强光下直晒,这样会损伤皮肤。在体温高、皮肤红的情况下,孩子会生皮疹,尽量让孩子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在树荫下或阴凉处活动。
年轻父母应该重视和预防夏季孩子中暑的发生,注意收听高温预报,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在高温天气尽量少带孩子外出,如带孩子外出活动则要注意为孩子补水,不要让孩子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并尽量让孩子在阴凉地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