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22日讯(通讯员 冯丽敏)“你们四个,谁负责收集交警信息,谁负责下指令,谁负责发短信,各自的职责都明确了……”一走进义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就听到龚明义站在办公桌前进行任务分配。他的个头并不高大,甚至有点佝偻,但是声音坚定,在嘈杂的接警电话中也极为突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身为指挥长的魄力。
今天要进行实兵对抗演练,随时有可能接到报警电话。时间、地点、警情都是未知的,龚明义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预案。龚明义说,遇到紧急情况,比如抢劫、自杀、暴恐事件,从接警到下达指令需要在一分钟时间内完成。在这一分钟内,要获知时间、地点、案件、人员伤亡情况、有无嫌疑人和车辆等几个要素,然后根据以上要素下达指令。
据悉,公安局指挥中心一天能接到2800-3000个报警电话,需要下达指令的接近800个。而龚明义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20年,7000个日夜,处理了300万余警情。
20年坚守实现零差错
龚明义,1963年生,1992年从部队转业到义乌市公安局,1996年市局指挥中心成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龚明义以指挥中心为家,再也没有挪过岗位,默默地为义乌公安奉献自己的青春。
可以说,龚明义和指挥中心是一同成长的。刚来的时候龚明义什么也不会,他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了解到公安就是要依法办事,龚明义就自学法律知识。
指挥中心刚成立的时候设备比较简陋,下达指令还是用电话。现在先进多了,可视化平台、GPS对讲机指挥体系,能实现警情的快速下达。
110接处警岗位,直接面对的是整个市的报警求助电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每天接到的警情都是不一样,面对的报警人也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最需要的就是经验。“你接电话可能半个月就学会了,但是你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判断后下达指令,这个过程可能要半年甚至更久。”龚明义的经验就是这样一年一年积累下来的。
2015年某日上午8时46分,龚明义接到北苑医院急诊室的举报称,有一个孩子由父亲送来,自称从楼上掉下来,心跳呼吸都停止,检查后发现全身伤痕累累,脑袋肿得厉害。龚明义听到该警情后,根据多年经验判断,事情一定没有那么简单,就立即指令北苑派出所和刑侦大队前往处置。民警到达现场后,了解到死者小女孩才五岁,刑侦大队将死者父亲带回大队接受调查,据他交待,孩子是由孩子母亲殴打致死。
通常下达指令以后,龚明义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还要实时跟踪案件进展,案件结束,看到出警情况反馈,他心里悬着的那颗石头才算落下。
对家庭始终愧疚
杜寿青,1998年来到市局指挥中心,和龚明义已经共同处事18年,也是办公室里和他相处最久的一位同事。在他眼里,相比领导的角色,龚明义更像一个和蔼的朋友,在工作上、生活上照顾着团队里的人。
指挥中心的接警员大多数是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要是这些小姑娘在感情上遇到了烦心事儿,她们都乐意找龚明义聊一聊。接警的时候,一些报警人态度恶劣,这些小姑娘听了心里难受,龚明义就开导他们,“我们是服务行业,要理解群众。如果你的家人受伤了,警察五分钟没到,你心里会不会着急?我们在办公室的五分钟一会儿就过去了,但是在现场五分钟实在是太漫长了。”
在指挥中心,龚明义就像一个大家长,管理着群组的大小事务,还会组织大家参加户外活动,聚餐。然而对家庭,龚明义始终怀有愧疚。从事公安工作二十余年,逢年过节从来没有休息过,有时候在家里休息也会因为紧急情况赶回局里。“家里意见很大,节假日从来没陪他们出去玩过。”但是面对家人的抱怨,龚明义依旧表示要以工作为重。杜寿青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指挥长有点怕老婆。
“老黄牛”只为干好一件平凡事
“非常敬业和专业,我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老黄牛’。”指挥中心副主任何坚明是这么评价龚明义的。
老黄牛,有着朴实无华的外表,它谦逊和、低调,一心耕作,心无旁骛。就像龚明义,他从不张扬,不表白,不自夸,更不浮躁,也不满足。他总是有一股劲,总是以那样进取和开拓的姿态,默默地耕耘、奋斗。他踏实肯干,坚定勇敢,即使是暴恐来了,亦能冷静处置。
某日,接到金华市局模拟暴恐警情:在义乌市稠城街道南门街沃尔玛超市门口有三个人在砍人。龚明义立即启动暴恐警情处置工作预案。迅速协调接警员通知稠城派出所、交警、刑大,通过对讲机指令武警特警动中备勤组、巡防前往现场,安排隔壁接警员通知120。在此次模拟中,武警特警动中备勤组在接到指令后40秒内到达现场,并把现场情况反馈给指挥中心,其它警种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
接警员实在是一份太平凡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会出很大的成绩,所以龚明义没有很大的成就,也没有受过什么表彰。但是这里最接近群众,听到的都是民众所急、民生所难,他们要负责消化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也要承受生命被撞击消逝的悲痛。“在这里工作的人,都是默默无闻的人,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能够做到平安已经很不容易了。”龚明义最后这样说道。
无怨无悔,只为平安。这是所有公安工作者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