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0月9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卢丽珍)城西街道流下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位于103省道以北,杭金衢高速以南,杭长高铁穿村而过。村庄地势和缓,景色优美:湖中亭、水上桥、楼阁宇舍、细水静流、小道蜿蜒。走进流下村,宛若走入了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9月份,流下村被评为农村环境卫生“十佳村”,目前,他们趁势而上,御风而行,正在努力创建“特色精品村”。
8天内清理150个庭院围墙
记者来到流下村,只见村中一湖碧水,荷叶田田;湖中亭廊蜿蜒,绿树成荫;湖边垂柳随风摇曳,整齐划一的建筑群若隐若现。“以前村子可没有现在这么漂亮、整洁。”村民楼阿姨说。
流下村经济较为发达,目前常住700多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村内大大小小的加工小作坊达100多家,主要做假发、玩具生意。虽然产业发达,但生活环境并不美丽。“村里不少住户已经有近十年没清理过房前屋后,院子里堆满杂物。”流下村村委主任楼军宪介绍,长期的杂物堆放,引发了卫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建筑废料裸露在外,钉头、碎玻璃随处可见,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也极大地影响了村容村貌。
“村民都很朴实节俭,尤其老人们,喜欢搜集一些杂物平时就堆放在庭院内。”楼军宪说。
为进一步提升村庄面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流下村党员干部带头把自家庭院进行整理,然后上门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并对整治过程中涉及的“六小行业”取缔、垃圾杂物堆放清理等问题,落实到人、当场解决;要求保洁员对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和积存垃圾,并监督村民做好垃圾分类等工作。
据介绍,150个庭院围墙共清理了8天时间,清理出垃圾100多车。
“清理干净,住人也舒服多了。整理后,整个庭院感觉都比以前大了!”一位老人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村民们期待重建“小西湖”
流下村民风古朴,崇尚孝义治家。村内至今流传着清乾隆时期的本邑乡绅楼德运,为了圆70岁老母亲游杭州西湖梦,建造“小西湖”的故事。然而,岁月变迁,人事更迭,昔日的锦绣之地,如今只剩下一口普通的小池塘以及当年楼德运亲自栽种的榔榆连理树了。
为了重现昔日的“小西湖”,村两委积极走访年长的村民,同时查阅了大量族谱村史,制作了“小西湖景区规划图”。
楼军宪介绍说,重建“小西湖”是村民们的愿望,也是流下村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环节。“历史上的小西湖分为莲池、里湖和外湖,我们根据现状结合已有池塘或新建或改造了水域岸线。”
据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因村制宜,结合自然地形,依托山水资源、设计载体,形成“一景、一业、一貌、一品”,注重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努力把小西湖景区打造成为弘扬孝文化的教育示范基地。
与“小西湖”遥遥相望的“东湖”,建造湖中亭,回收村中废弃的酒坛子,请来绘画大师在酒坛子上作画,积极打造村中景观。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他们正在逐步探索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争取实现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华美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