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女儿节、茱萸节、菊花节等,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各地不但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的习惯,还有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颁布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重阳节规定为法定“老年节”,为重阳节赋予了新的节日内涵。在这个充满温情和关爱的节日里,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营造了的良好社会风尚。
有德必有孝、有孝必有德。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反映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名言警句,诠释着传统美德的真谛。在重阳节尊老、敬老中培育亲情、传播亲情,关爱老人,帮助老人,有利于践行孝道,延伸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实现“老人节”真正价值,有利于培育公众的责任意识、仁爱之情、感恩道义和爱国情怀。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变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呈现,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开始淡漠,敬老爱老助老在成为一些人的空谈,一些人成为践行“孝”道的旁观者、局外人。当前,随着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正在逐渐提高,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一些失独家庭、失独老人的出现,关爱老人、帮助老人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为重阳节注入时代价值,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才能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
要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方面,要从敬养父母开始,除了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慰籍外,还应尊重老人的爱好和精神需求,多从老人自身需要出发,和老人一起参加一些如旅游之类的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给老人带来快乐,增进和老人的感情。另一方面,要打破尊老敬老的局限,积极扩大爱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范围,把目光投向那些需要我们关心关爱的老年人身上,切实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要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变成日常行动,不要局限于节日里送送礼物、参加活动,而应时时处处发扬尊老敬老美德,把传统美德化成日常功课。
要升华传统节日的内涵。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力量。因此,要注重利用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加强传统美德的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真正深入之心,代代相传,实现把践行美德付诸于日常生活中。同时,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重阳节蕴含的怀恋故土、思念亲友、孝思纷扬、爱意浓厚等德厚仁爱思想和共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道德精神之根,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在重阳节之际,如何为传统节日注入更多的时代价值,让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真正成为社会共识,是过好传统节日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