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我国现存古桥不到1万座 义乌古月桥——金华唯一国保桥

发布时间: 2016-10-20 09:35:19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记者 金璐 见习记者 章馨予

  上个月,台风“莫兰蒂”带来狂风暴雨,温州泰顺3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廊桥———薛宅桥、文兴桥与文重桥被洪水冲走,福建闽侯县境内4座文保单位古廊桥被洪水冲毁,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泉州永春东关桥也被大水冲毁。

  如今,原建的千年以上建筑文物已经很少,存留最多的就是古桥。据已故古桥专家罗英估计,中国“有名有姓”的古桥有400多万座。然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委员会所作《中国古桥研究》课题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古桥消亡速度加快,现存真正意义上的古桥不到1万座。

  在金华,有多少跨越古今的“人间彩虹”?它们的保护现状怎样?记者采访了市文物局。

古月桥 文物局供图

   唯一国保桥义乌古月桥

  “很多金华人最熟悉的古桥就是通济桥,事实上金华还有比它更古老的桥,是建于宋代的古月桥,在义乌。”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徐勇土说。

  对于义乌人来说,古月桥并不陌生。这是一座看上去并不引人注目的单孔拱形桥,全长只有31.2米。但它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有着亲缘关系。

  古月桥桥侧面压栏石中部阴刻“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字样,清晰可见,此款为确定该桥建造年代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据义乌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义乌历代能工巧匠建造的桥梁不计其数,而像古月桥这样结构合理、用料讲究,虽经800年风雨侵蚀,石质风化严重,未见大的修缮,仍能保持其别致造型的,殊为不易。

  此桥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石质风化严重,但仍保持其古朴风貌与别致造型。翻开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繁华街市中,横跨河中、造型奇特的木构折边形虹桥,由于木构的桥梁难以耐久,因此宋代的木构虹桥已不复存在。然而静卧在义乌龙溪的宋代石制虹桥———古月桥,是现存折边形古拱桥中最具代表性的实物。

  古月桥位于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西侧100米,是我市唯一的一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文物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古月桥的保护力度,划定保护范围、定期清理龙溪河道……雅治街村两委还拨款修整了通往古月桥的小道,在毗邻铺设一条水泥桥,以缓解古月桥的交通压力。赤岸镇政府还将古月桥列入“赤岸十二景”之一,为“古桥月影”。目前,义乌市文物局正在准备修缮古月桥,但还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三座省保桥大名鼎鼎

  除一座“国保”桥外,我市还有多座列入“省保”的古桥,通济桥就是其中之一。对于金华人来说,这是日常经过的交通要道,其实它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通济桥位于金华市区八一街,横跨婺江南北,是金华古城标志性建筑,明清时的金华十大名景之一“桥廊秋雪”即指此处。现存通济桥全长约314米,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把通济桥列古代伟大的工程。

东村桥 文物局供图

  但现存的通济桥并非金华最老。婺城区长山乡东村桥(又名滕家桥)才是目前金华有题记的最古老的石桥。桥南面中间条石侧面阴刻桥额“古东村桥”四字,桥北面东跨条石外侧阴刻“宋癸酉元祐八年(1093)六月徐宅建造记旦”,可见其始建于宋。桥北面中跨条石外侧阴刻“中华民国贰拾贰年(1933)岁次癸酉葭月重建”。东村桥建造结构简约、用材厚重、科学合理;对研究金华地区古代桥梁及其发展演变是重要例证。

  其他的省保古桥都不在市区。

熟溪桥  陈少华 摄

  武义熟溪桥是武义县城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物。熟溪桥位于武义县城滨江广场南侧,由主薄石宗玉创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时称“石公桥”。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南北走向,横跨熟溪。

西津桥 陈少华 摄

  永康西津桥位于江南街道南苑路与西津路交叉路口。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嘉庆十二年(1807)重建。

  兰溪市通州桥位于兰溪市梅江镇塔山村,横跨梅溪,是古代金华、义乌通严州的要道。据县志和碑文记载:乾隆二十三年(1758)建木廊桥,嘉庆五年(1800)被洪水冲垮,暂置木桥,道光三年重建木廊桥,并筑廊亭21间。

   有两桥正在申请省保

  据徐勇土介绍,目前我市还有两座桥,正在申请“省保”,建筑上都很有特色。有趣的是,两座桥都位于婺城区汤溪镇。

  其一为“高义大桥”,位于汤溪镇高义村。高义村西首有石桥,建于公元1923年(中华民国十二年间),桥长60米,高三米,宽1.5米,有9孔桥台,在九孔桥上,指南方向,均雕刻雄鸡头像,桥墩均用精工石条砌成,桥面条石铺筑。桥头立有石碑,由前清举人“戴鸿熙”撰写,碑文讲述桥的地理环境及建筑情况,并写上了建桥时的情况:有丰姓8人为建桥而奔走呼吁,募捐款项,不辞辛苦……如今,当地老百姓建立了石桥文物领导小组;治安人员落实责任制,长期巡查保护,发现破损,及时维修;严禁烟花爆竹在桥上使用,禁止重量超重的物品上桥。

  其二为汤溪镇有家村的小龙桥,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这座桥乍看十分普通,最大特点是“长”。桥全长约为76.3米,桥面宽1.4米,用四块条石并列铺设。位于有家村西面约1公里处的莘畈镇上,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在1751年、1956年间重修,东西向横跨莘畈溪,为11孔石梁平桥。小龙桥桥体保存基本完整,是婺城区内发现的现存最长的古桥。目前,该村已建立保护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巡逻,实行防洪检查。

  最近秋高气爽,有兴趣秋游的市民,可以前往一睹我市的古桥风采。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