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今日话题 正文

廉价药为何总断供

发布时间: 2016-10-25 10:35:48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刘鹏

  廉价药也是“医疗保障”与“医疗良心”。面对廉价药消失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作为。至少,不能放任其成为黑市药贩子赚取巨额利益的“黑金”。

  便宜又好用的廉价药正逐渐从医院和药店淡出。在北京的一家大医院, 0.51元一支的红霉素眼药膏、0.57元一支的红霉素软膏无货,0.92元一支的维生素K注射液也马上断档。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本来就已稀少的廉价药正在从一些医院药品目录中销声匿迹。更令人吃惊的是,很多在各大医院都难觅踪影的廉价救命药、孤儿药,却在黑市上被黄牛高价兜售。(10月24日《北京青年报》)

  廉价药因为价格低,而且往往很有药效而广受欢迎。按说,利润虽然不多,但薄利多销,无论是药厂、药店还是医院,都未必会因为销售廉价药而亏本。但更大的利益驱使之下,一些药店、医院等,开始销售更贵的药品,以取代廉价药,最终迫使药厂也渐渐地放弃了廉价药的生产。即便如此,也还罢了。问题的关键是,很多廉价药,事实上还是救命药,甚至没有其他药品可以替代,其一旦消失,无疑是患者甚至是整个医疗界、整个社会的巨大损失。

  更让人担忧的是,既然廉价药医院不卖了,药店里也不卖了,药厂甚至都不生产了,但市场特别是黑市上却往往有人大量加价以后叫卖。一种几元钱的药,能够被炒到上万元。

  廉价药消失,其背后最大的问题,无疑在于利益驱使。比如药品价格低,用量总体不大,低利润甚至没有利润,这必然导致销售与生产企业的经济驱动力不足。这也难免造成黑市加价。分析起来,这也算是药品市场化管理的必然弊病。

  为此,我们事实上也建立了一个政府兜底的医疗管理体系,即国家药品储备制度。对一些救命药、必备药等进行国家储备、政府兜底等,可以称为是“医疗的最低保障与良心”。其实,解决廉价药消失问题,不外乎两种思路:一是放开价格。但难免会出现放开以后廉价药不再廉价问题。另一种无疑就是纳入药品储备目录,让更多的廉价药进入储备库,由政府来为廉价药的生产、销售“撑腰”与兜底。

  总之,廉价药也是“医疗保障”与“医疗良心”。面对廉价药消失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作为。至少,不能放任其成为黑市药贩子赚取巨额利益的“黑金”。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