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7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相当于中国的鬼节,而这个节最热闹的时刻是在前一夜。近年来,国内也刮起了这股万圣节热潮:网上有过节攻略、幼儿园有自制南瓜灯展、年轻人有主题派对、商家有促销活动……据说,去年10月31日这天,网民对万圣节的搜索指数为61.4万,而今年这天的搜索指数为142万左右。
以万圣节、圣诞节为代表的一些西方节日不仅仅在义乌盛行,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受到极大追捧,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一边是热热闹闹的洋节日,一边是逐渐被淡化的传统节日,甚至连春节,由于种种因素,人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
“汤圆”敌不过“玫瑰”,洋节火爆的背后
某一年的元宵节和西方情人节只隔一个多星期,许多年轻人对待这两个节日的热衷程度却截然不同。对他们来说,元宵节迎龙灯、吃汤圆这些传统习俗似乎远没有情人节的玫瑰花和巧克力有诱惑力。其实就文化本身来说,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无论如何,西方文化日益流行,而本土文化不同程度弱化的现实不免令人痛心。
节日是文化的一个方面,而文化则是随着世界脉搏的跳动不断变化的。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帮助这种节日传统在文化中得以延续,或者使其发生变化以达到与时俱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和传统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以前,因为经济条件的窘迫,过大年,穿新衣、拿压岁钱是许多人小时候从年初盼到年尾的主要内容。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天的生活都像以前的过年,许多传统节日的内容已成为一种形式,于是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这些西方的“洋节”,追潮流赶时尚。
当然,在西方节日大火的背后,商家的推波助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青年爱过洋节,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商家也迎合了这股潮流,捕捉、甚至制造着消费热点,并以此为商机力求大赚一把。以情人节为例,巧克力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角,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包装精美、造型独特,作为该节象征的玫瑰在此期间更是身价大增,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一些酒店餐馆同样不落时尚,应景推出的特色套餐五花八门,虽然个个价格不菲,但大众看中的就是这个浪漫的情调。在如此商业包装和攻势下,恐怕没多少人能hold得住。
可以说,从以前不为一般人所知到现在已经成为逢之必过的大节,商家十多年的炒作“功不可没”。
继承+创新,传统节日要传承文化精髓
近些年来,由于西方洋节风的重磅来袭,“洋节”PK“土节”这个话题也每年都被提及。在很多人为传统文化遭遇洋节而担忧时,也有人不以为然:虽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买束玫瑰表达爱慕,却也没有抹杀数亿国人春节回家团圆的传统。
有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可是由于挖掘不够和载体单一,其正在传承中“疲软”并逐渐消失。而洋节因没有固定模式且经“本土化”改造后,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形式,满足了人们放松和释放情绪的心理需求。
实际上,在我国传统风俗中,“正月十五闹元宵”中的一个“闹”字,将春节的欢乐气氛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只有元宵节的灯火繁花散尽之后,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年。再说说“七夕”,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可N年过去了,中国的情人节愣是没被重视起来,最终还是在热炒了洋节后才想起自家的节也是有过头的。
当传统文化遭遇冷落和尴尬时,洋节就会“乘虚而入”。相关人士认为,洋节的“入侵”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一方面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有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借用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话说,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是导致传统节日深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有识之士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洋节不是洪水猛兽,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在尊重其代表文化的同时,更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