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环境经济齐发展,农家处处展新颜。近年来,义乌城西街道不断深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下了很多功夫。值得欣喜的是,经过“美丽”打磨后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环境变美了,经济发展了,农民的观念和精神面貌也逐渐发生了改变。1月4日起,中国义乌网推出了“魅力城西”系列报道,集中报道义乌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吴坎头村、石明堂村等8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和未来展望。
流村一景
中国义乌网1月24日讯(记者 王朱敏)2016年,对义乌城西街道流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流村不仅开展了环境大整治,对村内卫生死角、乱堆乱放等开展了集中整治,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整洁美”的蜕变,还通过“党建+保洁”的工作模式转变了村民的“旧”思维,并对接下来美丽乡村的建设作出了初步规划。
流村一景
下定决心埋头干
一个月告别“脏乱差”
2016年11月初,流村村两委正式提出了创建义乌市农村环境卫生“十佳村”的目标,流村村容村貌也从那时起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后,村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我们先从党员干部做起,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物品,圈养鸡鸭。一开始村民都很抵触,后来看到党员和村干部也这样做了,他们也就慢慢接受了。”流村党支部书记甘爱萍说,在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创建“十佳村”工作最终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谅解与配合。
短短一个月时间,流村就清运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和杂物618车,整治脏乱差问题点897处,拆除违法建筑37处、鸡棚鸭棚13个,门口塘清淤4口。
除了地面变干净了,流村再也看不见道路上乱跑的鸡鸭,路边和房前屋后没有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杂物,原先灰头土脸的赤膊墙粉刷后焕然一新,墙面上的3D画动感十足,每家每户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个垃圾桶……
墙画
“党建+保洁”
转变村民“旧”思维
要从根本上改变村庄卫生环境,一个月的奋战还远远不够。“要转变村民的传统思维,让他们意识到村庄环境需要每个人去参与维护。”甘爱萍说,为帮助村民改变卫生观念,培养村民爱护卫生的自觉性和习惯性,流村还开启“党建+保洁”的工作模式,通过干部、党员联系农户,做好宣传、教育、引导村民的工作,督促村民养成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形成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流村一景
将建文化礼堂
着手环境提升
在流村靠近四海大道的区块,有一幢老旧的碾米房,接下来,流村将结合村内红糖文化、牌坊孝亲故事等多个元素,把碾米房修建为村文化礼堂。
“我们还准备对铜溪沿岸进行绿化改造,修缮铜溪上的古桥。”甘爱萍说,同时,流村还将在靠近四海大道的入口处建设一个小型休闲公园,打造一个村民休闲广场,“对环境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也让村民有地方可以散散步、跳跳舞,让每位村民都能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流村一景
流村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