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 正文

那些即将消失在岁月中的老行当……

发布时间: 2017-01-31 11:56:03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祝璐 整理

  当义乌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川流不息的车海,行色匆匆的路人,城市在发展,有些东西也在慢慢消逝。而那些五花八门的老行当,是昔日义乌最原汁原味的生活印记。

  “鸡毛鸭毛鹅毛……”,那是走街串巷鸡毛换糖的声音;“嚓~嚓~嚓~嚓~嚓~”,那是大人在磨剪子的声音;“砰!——”,那是小朋友最爱的爆米花的声音。

  鸡毛换糖

  “鸡毛鸭毛鹅毛……”,鸡毛换糖是指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

  磨剪戗刀

  “磨剪刀勒~戗菜刀~”,印象中磨刀师傅的标配,是一年四季都不换的一件外套,厚厚的,还有许多补丁。师傅还戴一副同样的袖套,蓝得发黑,黑得发亮。

  弹棉花

  “弹棉花咯!”以前,义乌人家家户户盖的都是“棉花毯”,被子都是根据自己要求让棉花匠根据重量定制的。而如今,随着羽绒被、蚕丝被的流行,也很少看到弹棉花的了。

  爆米花

   “爆炒米花咯!”伴随着师傅这声吆喝的,就是“嘭”的一声响,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便装满了口袋,诱人的香气让口水喷涌而出。小时候,怕归怕,但还是会捂着耳朵围观。

  剃头匠

  以前,义乌人理发,是由走村串乡的剃头匠来完成的。一把剪刀、推子、梳子、刮刀,上下兼顾,半会儿功夫就可以让一个大老爷们儿容光焕发,耳鼻一新。

  推棒冰车

  “卖棒冰,卖棒冰咧,赤豆棒冰,绿豆棒冰……”,一辆自行车,后座绑着大大的用棉被盖着的木箱子,白糖棒冰、赤豆棒冰、绿豆棒冰……这是那时夏季最诱人解渴的东西。

   修棕绷

  在席梦思流行前,能睡上一张棕绷的床,那可是大大的享受哦,不过棕绷睡久了就会塌下去,就要修棕绷的来紧一下了。

  送煤球工

  以前大多数的义乌人家里面烧饭烧水都是用的蜂窝煤。打蜂窝煤的师傅每天都一脸黢黑地给每家每户送蜂窝煤,风雨无阻。

  修表匠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而修表匠的职业也因此风光无限,受人欢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普及让手表逐渐受到了冷落,修表匠这一老行当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补锅匠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市民家里炒菜煮饭用的铁锅坏了舍不得扔掉,都会找来补锅匠修补,补好的铁锅总能再用上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电饭煲、高压煲和电磁炉等新炊具不断出现,补锅手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日子匆匆,时光不再。假若某天你又忽然在某处遇见,会不会惊喜?会不会感慨?会不会语无伦次地拍着身边的人说:“我小时候见过这个……”那些消失在岁月中的行当,飘散在风中的声音,是最简单快乐的旧时光。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