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20日讯(通讯员 王芳)3月18日是第17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防早治,预防肝癌”。专家指出,近年来,肝癌患病数逐年上升,代谢性因素如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酒精滥用等导致肝癌发病率上升。
据悉,肝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列第5位,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我国肝癌的病因因素主要有:肝炎病毒感染、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长期酗酒以及农村饮水蓝绿藻毒素污染等,其他肝脏代谢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隐源性肝病或隐源性肝硬化。
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检测十分重要。
浙医四院感染科主任居红珍说,门诊经常碰到这些情况:一些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从来不重视,甚至还大量饮酒,直到肚子胀了、脚肿了、眼黄了才上医院,结果一检查就发现已经肝癌晚期,连手术机会都没有了;一些人,看起来很重视,定期查肝功能,时不时地吃些护肝药,但是太过“有主见”,让检查B超不查,让查甲胎蛋白也不查,认为“只要肝功能好就好”,导致肝功能正常的人也可能患有肝硬化或者肝癌;还有些患者,已经达到了抗病毒治疗的标准,但由于对于长期服药有顾虑,坚决不吃,反而相信一些土方、偏方,结果本来只是个慢性肝病,生生被自己折腾成了肝硬化。
专家特别强调肝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酗酒,避免进食过多高糖高盐高脂食物,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的、变质的食物,并定期前往正规医院检查。
乙肝病毒感染者应定期评估是否有乙肝活动,把握抗病毒治疗时机,丙肝病毒感染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均应该早期抗病毒治疗。年龄超过35岁,具有HBV和/或HCV感染、酗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建议至少每6个月检查一次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肝硬化的肿瘤发生风险明显增高,应加强肝癌筛查频率,至少每3个月一次。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于肝病的防治意识,浙医四院感染科将于3月23日举办题为《乙肝,你了解多少》的健康讲座及义诊活动,届时将同时开放近150个义诊号源,欢迎有相关疾病困扰的病友前来咨询聆听!
义诊时间:2017年3月23日8:00开始
义诊地点:浙医四院门诊三楼义诊区(扶梯左手边)
义诊挂号:方式同门诊,关注“浙医四院订阅号”或下载”掌上浙四” APP,也可拨打电话12580、114等方式或直接到医院收费窗口挂号。
义诊专家介绍:
居红珍
浙医四院感染科副主任(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上午)
擅长:各种肝病的诊断和治疗;重型肝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疾病的救治;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喻成波
浙医四院感染科特邀专家(出浙医四院周末门诊)
擅长:
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病的诊治,发热待查等感染性疾病诊治。
健康讲座:2017年3月23日10:00
《乙肝,你了解多少?》
健康讲座地点:行政楼110活动室(门诊一楼CT检查室西面丹溪健康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