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华夏第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超市。这里,有来自全国40多个民族130多万、世界120多个国家数以万计的中外创业人员。这里,是“国际贸易、物产流通、供销合作、新型城镇化、基础投资、农村改革、城市设计”等等十几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区。这里,先行先试、敢于创新,成为全国很多县市羡慕不已的“经济特区”。这里,让那么多祖祖辈辈“泥腿子”出身的人们住上了高楼别墅、驾上了宝马奔驰。
在被誉为“小联合国”里成长起来的义乌新生代,有文化有知识,有眼光有境界,上的是国际大学,交的是国际朋友,做的是国际生意。义乌很多80后90后,不仅继承了祖辈们的优良品德和创业精神,而且在办企业、做贸易方面,能接轨国际,按现代化标准和市场需求开拓新渠道、研制新产品,采用线上线下齐步走、电商实体融合发展的手段,对传统产业和营销模式进行“转型升级”,创新提高。
3月3日首播的《鸡毛飞上天》,向我还有我们这些00后的孩子们,诠释了当时的不易。
陈江河骆玉珠,都是没有家的人,相识于微时,是青梅竹马、相依为命的情感;再次相遇,陈江河心疼骆玉珠一个女人如无根漂萍艰难求存的不易,被亲人出卖过的骆玉珠,把对陈江河的信任当成自己人生的信仰,二人更有在做生意上高度的默契。感情从这里由亲情转成爱情,非常合理;再然后是长达七年的意外分离,陈江河走遍大半个中国寻找骆玉珠,在火车上重逢一段,陈江河举着作为信物的墙砖,对着心心念念的爱人有千言万语,却哽咽难言,成为全剧一大收视高点。改革开放初期商品还不能流通的年代,“鸡毛换糖”被称作投机倒把,成为政府严厉打击的对象,可贫瘠的小县里住着一群有梦想有思想的义乌人,他们不等不靠不退缩,一手挑着货郎担,一手摇着拨浪鼓,行走大街小巷,走南闯北,不怕苦不怕累,最终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丝绸之路”。“鸡毛鸭毛鹅毛来换糖啰”,清脆的吆喝声里体现了老一辈义乌人骨子里的乐观向上。鸡毛换糖虽已成历史,但其精神却不断地在延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