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守望传承,义乌兵后裔甘做长城“活地图”

发布时间: 2017-08-07 10:58:05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应悦

  长城保护员孙志伟金福根摄

长城保护员张鹤珊
长城保护员许长福 金福根 摄

  中国义乌网8月7日讯(商报记者应悦)千百年来,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万里长城抵御着外族入侵;今日的长城,烽火和巡兵早已不在,但是山上却出现了另一群人———义乌兵后裔。他们中有人数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用双脚踏遍长城的每一寸角落,用双手抚摸长城上的一墙一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祖辈守护长城的家规家训;他们中也有人开发长城景区,保护景区里珍贵的历史遗迹,走上了一条保护长城、开发长城的新路子,让长城和长城脚下的村庄再焕生机……他们与燕赵大地融为一体,一代代薪火相传,在这片“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土地上,尽心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至今已走坏200多双胶鞋

  手拿镰刀,脚穿胶鞋,身穿“长城保护”服,这是张鹤珊的常用装备。作为修守长城的义乌兵后裔,他从1978年就开始守护着城子峪村附近的明长城,至今已有近40个年头。

  62岁的张鹤珊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城子峪村普通农民。“长城脚下的义乌守望”新闻采风团一行来到城子峪时,见到了义乌兵后裔、“中国长城学会”首位农民会员张鹤珊。与故乡义乌的亲人相见,张鹤珊黝黑的脸上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城子峪地处冀辽交界处,地扼交通要道口,是重要的边防要塞。从山脚沿着山脊攀登,城子峪长城上山没有一条畅通的路。我们在荆棘灌木以及散乱的石块中手脚并用艰难前行,两侧就是高高的崖壁。

  就是这样一条路,张鹤珊几乎每天都要爬一遍,每次走十几里山路,风雨无阻,足迹遍及城子峪长城。“近些年来爬长城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目前为止我已接待30多个国家的客人。有时,一天要爬4次长城。”他边走边说长城故事,看到垃圾就弯腰拾起,看到杂草就用镰刀随手除掉。他至今已走坏200多双胶鞋,在长城上步行的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多。

  “我的祖祖辈辈就守在张家楼,我现在仍然在守。”张鹤珊生于长城、长于长城,从小听着长城的故事长大,长城也成了他幼时的玩伴,因此,他对长城有着深深的感情。1978年开始,他自愿当起长城保护员,立志为保护长城奉献一生。

  这些年来,从长城的义务保护员到政府聘用的长城保护员,张鹤珊负责从董家口至平顶峪,大约十公里长的长城。该段长城现有32座敌楼,8座烽火台。“每天去巡视,我都要看一看有没有乱扔的垃圾,清理清理,把散落的长城砖整理一下,留着以后再用。如果有游客在长城上,我会给他讲一些长城的知识,省得他在那里写某某到此一游。”张鹤珊劝走过放羊倌,吓跑过偷砖贼,不仅要阻止外来游客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还要阻止当地人在长城上翻蝎子、刨药材。为守好长城,他跟很多人急过眼、红过脸,又被很多人指责、误解。

  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张鹤珊守护长城的举动越来越受到村民们的理解,如今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许多外国友人都慕名前来,在他的带领下感受古长城的魅力。在张鹤珊心中,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只有保持原貌的长城才是“原汁原味”的长城。“我想让子孙后代在家门口的山上看到原始的长城是什么样,一定要把长城保护好,不能让子孙后代只在教科书上看到长城。”这是张鹤珊的心愿,“不但要保护长城实体,而且还要研究长城文化。因为长城文化可以让更多人,全中国人甚至全世界热爱长城的人来了解长城。”

  因为对长城的热爱,他将前后20余年的长城笔记整理成册,并于2009年出版了《长城民间传说》。之后,他还想将长城的民俗、历史、风光、文化等方面分别整理成册,准备再次出版新的图书,将当地的长城文化进行完善。

  在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穿行

  年近花甲的许长福也是长城保护员。20多年来,他踏遍了板厂峪境内的46座长城敌楼,制止村民在长城上挖药材、翻蝎子、放牧,捡垃圾,劝阻游客不要乱涂乱画……曾与山里野兽对峙,也曾从敌楼上不慎摔下,但他无怨无悔。

  许长福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板厂峪长城段的守护人之一,他是义乌兵后裔,祖籍义乌许宅。他的叔叔是许国华,2010年曾到义乌认祖归宗。

  “长城脚下的义乌守望”新闻采风团一行来到板厂峪时,许长福恰巧外出,未能碰面,但从许国华的口中,我们对许长福的事迹也有了些许了解。

  许国华向我们介绍,侄子许长福为人老实,肯吃苦,勤劳憨厚,早些年他承包煤矿时,许长福就跟着他下煤窑挖矿。后来,他当上板厂峪村委会主任,承包了村里的山林管理权。这纵横几十里的林木交给谁管理?许国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这个侄儿。他觉得许长福肯吃苦,有责任心,为人也诚实,把守护山林、守护长城的事交给许长福尽可放心。

  当时,许国华将25岁的许长福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咱板厂峪是三县交界,什么人都有,想利用长城发财的也不少,我们不只看山,长城也要保护。我们老许家几百年前是修长城、守长城的,后来一辈辈地看长城,你太爷、你爷爷都是保护长城的。我们这辈不能断了,长城的砖,谁要动一块都不成!”

  听了叔叔的话,许长福应声许诺。从此,他便成了长城的义务保护员。后来秦皇岛市推广长城保护经验,他也被评为长城保护员。国家文物部门还发给他一本长城保护员的执法小本本。

  这些年来,许长福几乎每天都会穿上夹衣、扎上布带,手持柴刀上山。20多年来,他踏遍了板厂峪境内的长城敌楼,寻找、发现并记录着祖先的英勇伟绩。许长福祖先修守的许家楼就在其中,这座敌楼整体保存基本完好,但也有部分塌陷了。许长福曾说,那是因为敌楼上的植物长得太茂盛,年长日久,树根扎进墙体和楼体,树木渐渐长大,根子由细变粗,就把敌楼给挤垮了。他说,长城上一定要有人多走动走动,这样,那些植物才不会长得太疯狂。

  所以,每次巡查,许长福总是备着一把防身柴刀、一只装垃圾的麻袋,在30平方公里的山地上穿行,无论刮风下雨,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挺神圣的。祖上在这里修筑长城,把一生的汗水、鲜血和生命都留在了长城上,不仅保家卫国还修筑了伟大的长城,这是许家世代的骄傲;如今,他能跟随祖先的脚步,继承祖先的遗志,也是莫大的光荣。

  走不平坦的路笑靥如花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董家口村,早些年由于信息闭塞,村里发展滞后,曾经贫穷的村民们对长城并不珍惜,之前还有过拾取长城砖垒牲口圈的行为。而如今的董家口村民认识到了长城的价值,个个都自觉地爱惜、保护着长城。该村的义乌兵后裔吴玉久对此颇为感慨:“那时候都是马马虎虎的,现在长城不允许拆,如今不用你说他,让他拆都不拆了。”

  董家口村党支部书记孙振新同样是义乌兵后裔,他号召村民守护长城,保护长城,同时也依托长城旅游资源,带领乡亲们成立了董家口长城旅游公司,走上了一条保护、开发长城的路子。

  近些年来,董家口村曾多次对长城和敌楼进行修补,并且不时组织村民到长城上拣垃圾、清理杂草。孙振喜是孙振新的堂哥,他兴致勃勃地陪我们登董家口长城。据介绍,孙振喜有位当了数十年长城守护员的表弟,守护长城几乎到了魔怔的地步,每天都要上长城走走看看,一天不去走,浑身就不舒服。表弟去世后,其儿子孙志伟继承父亲遗志,成为又一位长城守护员。

  在董家口,每一座敌楼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打动着游客,也坚定了孙志伟守护长城的决心。当村里其他的年轻人纷纷追梦异乡,年轻的孙志伟却甘愿留下默默守护长城。“这条路依旧要有人继续走下去,我是长城后裔,这是我的责任。”陡峭的上山路,险峻的下山路,两点一线的生活赋予他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也给予他无数的历练和力量。孙志伟选择这条不平坦的路,一路上笑靥如花。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张迎春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