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7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丁康康)日前,中国义乌网记者从义乌市公安局商城派出所获悉,今年暑期以来,仅7月份一个月,该所就接到87起有关孩子在市场内不慎走丢的警情,而还有不少孩子走丢后被好心人送到附近警员或保安处,找到后未列入警情的。
据警方初步统计,7月份一个月,至少有200个小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及篁园服装市场内走丢,所幸通过努力,派出所、市场管理部门全部帮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父母。
孩子丢了10小时
父母才意识到“人不见了”
8月3日上午,商城派出所一中队接到一名市场经营户报警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儿在国际商贸城一期D区走丢了,目前在他店内玩玩具。
接到报警后,在附近巡逻的警员迅速赶到该经营户的店中。可惜孩子年纪太小,经多次询问、引导,一直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父母叫什么、电话、店面号,孩子一概表示不知。”一中队中队长王文旭告诉记者,随后他们尝试通过微信群扩散孩子走丢的消息,但也一直未得到回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民警只能将孩子带回中队,并给孩子买了中饭、零食等,抚慰孩子慌乱的心。直到下午5点多,孩子在所里吃了晚饭,才有一对慌乱的年轻男女找到民警,称自己是浩子的父母。
经核实,两人正是孩子的父母。“因为我们是卖玩具的,暑假生意好很多,一刻都没休息。我俩都觉得孩子很懂事,不会乱跑,直到快收摊才发现孩子丢了。”孩子父亲难为情地说。
警民合力、快速反应
大多在1小时内找到父母
据民警介绍,市场内走丢的孩子大多在2岁到6岁之间,而走丢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经营户的子女在市场内玩耍走丢,这些孩子大多情绪较为稳定,能够提供一定信息;另一种则为采购商、游客的孩子不慎走丢,这些孩子大多情绪容易失控。
“平均每天至少有4、5个孩子走丢,占全天警情的30%至40%,不过大多都能在1小时内找到父母,并且几台观光电梯全天候都有人轮流监查。”王文旭说。
记者了解到,高效的完成“寻亲”,还要得益于去年5月以来,商城所联合市场管理部门,建立起的一套完善的“微警务”体制。先前,商城派出所下属各单位管辖的区域“面广量大”,如遇处置情况,警力要赶赴现场,需花费不少时间。为此,该所主动出击,在下属各单位推行“网格化”监管的基础上,再次“化整为点”,每一个大网格分别再设两个“微型执勤点”,并以“微信群”的形式,将庞大的市场经营户、管理人员“树状相连”,层层渗透,巧妙地让“微信”成为一项“处警利器”。
尽管如此,义乌警方仍要提醒广大市民,市场内人员繁杂,家长们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发生意外,并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姓名、电话或摊位号,以便走丢后及时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