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10日讯(记者 罗德慧 龚书弘 通讯员 杨莉瑶)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坐公交,从起点到终点,从日出到日落,窗外的风景总是不同。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每天有一千多辆公交车疾驰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让每一辆公交车有序运行,不仅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和,更离不开公交维修工的细心呵护。
今天(8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龙回枢纽附近的恒风集团汽车修理分公司,这里承担着恒风集团1200多辆公交车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烈日之下,钢结构的修理车间内热浪滚滚,维修工人们汗流浃背,正忙着维修。
“97年我就开始做公交车维修了。”入行整整20年的卢海标师傅是汽修公司的“老前辈”了,从1996年义乌拥有6辆公交车到现在的一千多辆,卢师傅见证了义乌公交事业的发展。说话间,卢师傅双手不停,满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他歪了歪脖子,将汗珠擦在衣袖上。“从最早的柴油机、汽油机到现在的多种动力混合机,全都是慢慢摸索攒出来的经验。进了车间,身上就别想干净,全是油污,这也是没办法的。”
今年27岁的王冶强是卢海标的徒弟,入行刚刚2年。“人还是要有点追求,汽修是一门技术活,技多不压身嘛,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收获。”谈到未来的规划,王冶强似乎早有打算,“现在先把技术学好,然后去考证,一步步提升自己。”满身的油污,满头的汗珠,淳朴的90后并未被又脏又累的工作击垮。
据了解,自从入行后,王冶强便跟着汽修公司的师傅们,每天5点不到便到公司,对每天正常营运的车辆进行出勤例检,而最晚的夜班车则是11点左右才返回,他们还需要打着光,再“临幸”一番朝夕相见的公交车。
“我们这里是总部,主要负责公交车的大修、二级维修和事故车的维修。”维修部主任陈丹告诉记者,同样忙碌的还有分散在城区的五个小的修理点,每天都有不少车辆需要不同程度的保养和维修,近期持续高温,公交车的维修率也大幅上升,职工们的工作量也增长不少。
据介绍,公交车每个月需要进行一次一级维护,每三个月要做一次二级保养。“我们的维修车间只有一面通风,夏天热冬天冷。我们也曾想过是不是能采用雾化喷淋的降温方式,但是考虑到检修工具多是电器,安全起见只得作罢。”陈丹说,高温炙烤下,车间内温度最高达到四十多度,站在车间内就已经是一身的汗,公司为员工准备了绿豆汤、六月雪等降暑饮品和防暑药品。“现在车间休息室装了空调,工人们空闲时可以在休息室休息,休息室旁新建了浴室,工人们也可以冲澡降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