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8月30日讯(商报记者 王佳丽)曾经,一场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让“渐冻症”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不少网友通过用冰水浇头来体验“渐冻人”的感受。然而,“渐冻人”的真实生活远比这种体验来得辛苦。日前,记者来到上溪镇里美山村,实地采访了一个“渐冻人”家庭。
一家三代都成“渐冻人”
今年72岁的沈巧金,并不清楚网上所谓的冰水浇头是什么感受,她只知道,她的丈夫和三个儿女都因“渐冻症”去世。40年来,她不间断地照顾他们,直到与他们一一告别。如今,自己唯一的孙子吴军雄也正在经历这种他人不能体会的痛苦,即便如此,沈巧金还是抱着乐观的态度,悉心照顾患病的孙子。“他们都是我的家人啊,只要我还能动,不管谁生病,我都会管到底的。”沈巧金说。
40年前,沈巧金的丈夫突然感觉下肢走路无力,肌肉跳动不规律,干活有些困难,但这些并未引起夫妻俩的重视,直到丈夫肌肉萎缩,完全无法活动时,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已经太晚了,这是沈巧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渐冻症”。之后,沈巧金的丈夫在床上一躺就是17年,直到54岁去世。让沈巧金万万没想到的是,“渐冻症”会遗传。
丈夫去世后,沈巧金的两个儿子分别在26岁、29岁时患上了“渐冻症”,于是坚强的沈巧金一边种田卖菜,一边照顾两个儿子。“知道我大儿子得了‘渐冻症’后,大儿媳就丢下年仅周岁的军雄走了。”沈巧金说,“小儿子当时谈了个女朋友,但为了姑娘的未来,我也劝这个姑娘离开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沈巧金的大女儿在生了两个孩子后,也患上了该病。对沈巧金而言,最痛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在照顾两个儿子十多年后,沈巧金的小儿子于2009年去世,大女儿、大儿子都在2011年去世。“那两年是我最黑暗的日子,三个孩子都离我而去,只留下我与军雄祖孙俩相依为命。”沈巧金说。
七旬老人已照顾“渐冻症”孙子8年
里美山村景色优美,沈巧金的家,就坐落在村口石阶尽头的山坡顶上。走进客厅,就看见吴军雄坐在轮椅上歪着脑袋看电视,沈巧金则在一旁择菜。在经历了四次与亲人的生离死别后,沈巧金已炼就了一颗乐观坚毅的心。对她而言,最开心的时刻就是与军雄在一起。“军雄平时喜欢看电视,也喜欢玩之前爱心人士送的平板电脑。”沈巧金说,但从今年年初开始,军雄的双手不能活动了。
“军雄是14岁时患上‘渐冻症’的,当时他还在读初一,突然有一天双腿不能走路了。”沈巧金说,为了让军雄能继续上学,她每天背着军雄坐车去学校,早上送去傍晚接回家,但坚持了一个学期后,终因体力不支而放弃了。
这之后的8年时间里,沈巧金天天在家照顾军雄。一开始,军雄还能和奶奶聊天,吃饭也能自己拿筷子吃,但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军雄的双手“冻”住了,脖颈也无法支撑住头部,开始流口水、无法说话……这一切,沈巧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照顾军雄并不轻松,沈巧金每天给军雄烧饭做菜、喂饭、擦洗身体,还要无数次将他从轮椅上抱到床上。因为军雄睡觉时会从床上摔下来,沈巧金就给军雄换了张低一点的床,这样她抱起来也会省力很多。“这两年,我体力明显不行了,给军雄喂饭的时候手还会抖,农活也快干不动了。”沈巧金一边说,一边放水准备给军雄洗澡。
对于沈巧金来说,尽管该疾病非常恐怖,但她只想照顾好军雄,“其他事我不能左右,能让军雄过得开心,我就很满足了。”沈巧金说。据了解,“渐冻症”即医学上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因至今不明,其中20%的病例可能与遗传及基因缺陷有关,医学界尚未研究出能完全治愈该病的方法,但如何让“渐冻人”活得更久一些、生活质量更高一些,这就需要社会的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