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了不起啊!您用聪明与智慧为国家保护了这块‘培德堂’牌匾,我代表林则徐后人感谢您……”前天(9月3日),在义乌市佛堂镇田心村“培德堂”古宅内,林则徐六世嫡孙女林岷女士,紧紧握住田心村88岁王萃潮老人的手表示感谢。
“培德堂”是一座融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为一体的古建筑,建于清道光乙未年(公元1835年),因其二进大厅正中悬挂爱国名臣林则徐手书“培德堂”大匾额而出名,1981年被确认为义乌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林则徐到江苏担任巡抚。三年后,苏州城内瘟疫四起。此时,义乌佛堂田心人王恒魁正在苏州开设“慎可火腿行”。他在《本草纲目拾遗》书中得知,火腿猪爪可治肚泻,便命人把全部火腿猪爪截下,肉煮汤、骨研末,分送给患者服用。凡服用者,病情大减,终于控制了瘟疫的蔓延。林则徐得知此事,深为王恒魁匡世济民的义举所感动,遂书“培德堂”匾额一块,赠给王恒魁,以志纪念。之后,王恒魁护匾回田心村建造一座新厅,起名“培德堂”,以志纪念。
50年前的特殊年代,当时住在“培德堂”内的王萃潮用智慧保护了“培德堂”牌匾。半个世纪过去了,王萃潮也从当年的壮汉变为耄耋老人,但他一直默默守护着“培德堂”。
林则徐六世嫡孙女林岷系民盟成员,是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研究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林则徐研究委员会会长。七年前,听说义乌有一块林则徐题写的牌匾,但一直没机会前来义乌。今年清明时节,她在河南遇到了义乌市文联干部、义乌作家协会副主席鲍川。鲍川提到了义乌培德堂林则徐题写的那块匾额,并向林教授发出了邀请。四个月后,林岷在义乌如愿见到了先祖林则徐题写的“培德堂”牌匾。
“我之前已经在文字资料上知道一些‘培德堂’情况了,但了解得还不完整,所以要亲自过来看看先祖写的牌匾,听听这里的故事。”林岷说,“文物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与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我非常感恩王萃潮老人的聪明与智慧,让‘培德堂’得以保存,这里面深藏着的是老人浓浓的爱国之情,民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