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最美家乡人|龚献明:用脚步丈量家乡每个角落

发布时间: 2017-09-07 11:14:23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王志坚

  说起义乌市委报道组的“老记者”龚献明,很多读者也许会马上想起《泥腿子的“上田梦”》、《维权主席陈有德》、《从“鸡毛飞上天”看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一篇篇优秀的新闻作品;眼前浮现出双腿沾满泥泞的“种粮大户”冯泽宝、不计得失收治千名特殊儿童的“爱心姐姐”周晓丽、一心为民的“好书记”何德兴等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形象。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这些年来,龚献明坚持深入一线,贴近基层,走近百姓,创作了大量让人印象深刻的好作品,博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据了解,从乡镇干部转行当记者的21年间,龚献明采写了三万多篇新闻报道,其中近半数被中央、省级等上级媒体采用,为宣传义乌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也因此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银奖、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奖、浙江新闻奖、浙江对外传播“金鸽奖”等各类奖项,多次被评为金华市先进新闻工作者,连续多年荣获“《浙江日报》最佳报道工作者”“《今日浙江》杂志社优秀通讯员”称号,他所在的义乌市委报道组连续多年获得“最佳报道组”殊荣。今年7月,龚献明还被省文明办评为“敬业奉献”类浙江好人。

  “用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是很快乐的”

  在新闻一线,一干就是21年,而且乐此不疲。问及原因,龚献明哈哈一笑说:“我觉得一辈子用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快乐的。”

  清晨,匆匆赶往城西街道专访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的先进事迹;中午,放弃午休陪同上级媒体记者到国际商贸城采访;晚饭后,又到廿三里街道华溪村观看文化礼堂的成才礼……龚献明说,这是他最近一天的工作安排,也是他当记者这些年的工作状态的缩影。

  在不少亲朋好友看来,龚献明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还在一线奔波,实在令人费解。但他始终兢兢业业于摄影、采访、写稿。他说,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懂得俯下身去,让双腿勤起来,让头脑活起来,善于深入一线挖掘典型,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传递正能量,尽职尽责。

  “我不喜欢坐办公室,习惯了到处跑,找不同的人聊天。”对于自己的工作状态,龚献明觉得挺满意。他也从没有觉得自己老,这也是当记者带给他的年轻心态。他说,记者不仅每天都会接触到崭新的人和事,还要时刻有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新的思考。因此,他必须保持年轻的心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因为经常看到龚献明在周末或熬夜在单位写稿,负责义乌市委宣传部大楼卫生的阿姨就问他:“我怎么老看到你加班?你真是一个大忙人。”

  其实,对龚献明来说,周末加班、熬夜没什么,这些年他在田间地头写过稿,在农户家里写过稿,在灾民的帐篷里写过稿,在晃动的车厢内写过稿。因为长年累月地跑,他跑遍了义乌的大部分农村;因为长年累月地跑,他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和寄宿在岳父岳母家的孩子;因为长年累月地跑,他常背照相机这一侧的肩膀出了肩颈疾病……但是,也在这长年累月的跑中,在“累与快乐”的交集中,他采写出了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

  “我虽然物质赶不上人家,

  但精神上很富有”

  “他工作很敬业,但生活上很随意,有时还真有点‘抠’。”说起龚献明,夸他工作上“好得没得说”之外,身边的同事都说他太“抠”了。“他参加工作时买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用了10多年才‘光荣退休’,结果替代它的是一辆贵不了多少的电动车。”

  据悉,在生活中,龚献明习惯省吃俭用,穿衣打扮从不追求潮流,也不讲究品质,一件外套至少要穿好几年。更让很多人瞠目结舌的是,他至今还是每天骑着那辆快成“古董”的电动车上下班,路途远的就搭公交车去采访。

  然而,就是这么“抠”的一位老记者,在工作中却很舍得花钱。为了更全面地记录新闻现场,他认真钻研文字,还自学摄影,从胶卷相机到数码单反相机,先后花费近20万元自己购买摄影器材用于采访,至今已用坏4台相机。

  此外,他还对遭遇困难的采访对象慷慨解囊。前些年,义亭镇有一对年轻的姐弟,弟弟换上严重的尿毒症,姐姐毅然决定捐肾给弟弟,但家中缺乏资金没法做换肾手术。龚献明了解情况后,自己先捐了一个月的工资,并通过报道号召广大读者为他们捐助,帮这对姐弟渡过难关。在20多年来的采访中,龚献明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家庭,他总会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资助学费,有的帮助找工作……这些事情,他很少告诉别人,只是默默地联系、帮扶,尽自己的一份力。

  龚献明笑称,他家不仅没有汽车,电视机也还没买。但他认为,虽然物质赶不上很多人,但他精神上一直比很多人更富有。他宁愿物质上清贫,也要做精神上的富翁。

  “不昧着良心做事,

  人才会活得洒脱”

  “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不昧良心,并竭尽全力地去做,没有做不好的理由。”在51岁的龚献明看来,被称谓“无冕之王”的记者,既是权利的美誉,更是责任的厚重。在他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他还热衷跑社会新闻,除了乐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传播真善美,还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用智慧与勇气捍卫法治尊严、道德的力量,坚持行使新闻的监督职能,做一个不倦的社会良知的守望者。

  出租车是一个城市的“形象窗口”,前几年义乌出租车可谓“乱象丛生”,不好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国外。龚献明为此通过联手义乌市民热线96150这个载体,重磅采写了系列乱象的报道;在整治过程中,他又与出租车主管部门紧密配合,联合行动,前后刊发了约20篇文章,进行了长达2个月的跟踪报道。

  “每篇文章都以令人信服的事实材料,把出租车存在的种种乱象暴露无遗。”他说,坚持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其中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在采访过程中,有些出租车司机因为曝光后要遭受停业整顿处理,经济损失大,于是打电话对他进行恐吓,有的甚至到他单位去“论理”,但他没有畏缩,继续加大曝光力度,最终促使义乌出租车行业的营运秩序得到好转。

  此外,他还发表了大桥围栏断裂等质量问题,山区群众因停水停电带来的生活不便,一些贫困家庭因病致贫招致的不幸,部分孩子因贫困面临失学等系列文章,都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有一次,他去采访一位八旬老人,她夏天住在一间用铁皮搭建的几平方米的小房里,而儿孙却住着豪华别墅。几个不讲理的村民将他围堵,说他“多管闲事”,还有的以恐吓口吻说:“要是曝光就饶不了你。”但龚献明顶住压力,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他以对职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用自己的笔传播社会责任与道德正义,扛起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担当。

  【记者手记】

  为“精神富翁”

  喝彩

  “从事新闻工作21年来,我先后有66件新闻作品获金华市级以上新闻奖。其中,有3件作品获浙江新闻奖;8件作品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二、三等奖;30件作品获中国县市报新闻奖。同时,我还10多次获金华市级以上表彰。”说起辛勤工作带来的快乐,龚献明认为,收获的诸多荣誉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据义乌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最近两年,龚献明每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新闻报道就有30余篇。“对于一个县级市报道组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有一种敬业叫“甘于平凡”,有一种态度叫“全力以赴”,有一种富有叫“精神富有”。龚献明虽已年过半百,却依然像小伙子一样天天跑新闻现场,赶拍精彩瞬间,有时为了采访一个典型,在基层一泡就是好几天;为了捕捉一个细节、补充一个镜头,一待就是一整天……图个啥?正如他自己所说,一辈子用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人生,虽物质上清贫,却是精神上的富翁。

  为龚献明这样的“精神富翁”点赞喝彩!同时也希望社会上能涌现出更多像龚献明这样的“精神富翁”,竖起更多精神的丰碑。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