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基层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带头人和领头雁。他们走在一线,干在实处,听民声、解民忧,把群众装在了心里。
中国义乌网推出《履职记》专栏,聚焦身边的基层党员干部,跟着他们的脚步,看他们如何将义乌的规划图绘成义乌的实景图。
中国义乌网8月29日讯(记者 罗德慧)微风袅袅,满池的荷花随风摇曳,身姿曼妙。骄阳似火的8月,“七一”党建农业生态园,这座义乌唯一的党建主题生态园依旧吸引了不少游客。
“我们的生态园里一共有两辆小火车,一辆‘先锋号’,一辆‘七一号’。”莲池边,一名身着淡蓝色衬衫的男子正向游客介绍园内情况。他是义乌城西街道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当过兵、做过老板、连任了二十年村书记的他,今年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党的十九大代表。何德兴说:“我没想过自己能够当选,这是最高的荣誉,也是最重的责任。”
“七一”党建农业生态园
让利于民勇担当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1997年,七一村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村庄,村民人均收入只有3700元,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看着村里的情形,我心里着急,我想让村民富起来。”于是,经商多年的何德兴选择放下生意回到村里,担任起了党支部副书记。
上任之后,何德兴与村两委借征用土地之机,经党员、村民代表协商讨论,全体村民表决同意,将全村所有土地、池塘、山林等收归村级集体所有,先将组与组之间分配不均的经济拉平,让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参股,实行年终分红。还以村级集体经济为主体,投资260万元,建起了东河综合市场、沿街店铺等市场。这两项举措,使村级集体资产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2016年,七一村村级集体收入超过了500万元。
“七一”党建农业生态园
2002年,七一村启动了旧村改造,村民的新房陆续建好,小工厂、个体经营户数量快速增加,沿街的各种商铺生意开展得红红火火。“村庄的发展,‘领头羊’的作用十分关键。”这是何德兴常说的一句话。旧村改造时,由于村庄面积有限,只能分批拆迁、改建住房。为了保证改造工作的公平公正,何德兴与其他村班子成员承诺:90%以上村民住上新房后,再安排村干部的地基。为了这句承诺,何德兴先后两次把盖房指标让给住房困难户,他的父亲直至去世,也没能住上新房。
“当村干部,就是要‘先村民之忧而忧,后村民之乐而乐’,其他村干部也和我一样,一等就是十多年,今年终于可以建新房了。”何德兴说,他们的努力换来了村民收入的不断提高,2016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48000元。
何德兴
创新党建新模式 构建农业新格局
作为村民的领头羊,何德兴深深地感到干部要想有威信,要想小康和谐,必须抓好党建。2010年,经党总支申请,义乌市委组织部批准七一村由原来的党总支升格为七一村党委,成为义乌市首个村级基层党委。党委下设七个支部,每个支部都选有一名支部书记,组织日常党员活动,七一村的党建工作也上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此外,七一村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率先探索“党内约谈”制并设立了农村党员“十二分制”,围绕村党员日常行为,设立若干项目,量化记分标准,记分总值为12分,依据不同的行为会相应的扣分或加分,实施严格党员管理规定。
今年7月1日,占地460亩、投资6000万元的七一村党建农业生态园正式开园营业。生态园集休闲旅游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花卉观赏区、湿地生态区四个功能区块于一体,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业附加值,更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建设党建农业生态园,是何德兴谋划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又一新招。“七一村是全国党建示范村,我们要将结合党建元素融入村庄的发展中,让党建成为村庄发展的源动力。”何德兴介绍到,目前七一村正在积极打造党建农业生态园、党建博览园和党建文创园“三园鼎立”的党建高地。
打好文化牌 让村民的脑袋富起来
“村民素质高一分,村庄的发展快十分。”何德兴说,村庄想要全面发展,光是腰包鼓了还不够,村民的精神文明也要跟得上。过去几年里,在何德兴的带领下,七一村建起了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党建活动室、电教室、图书室、青年活动室等。村农民老年合唱团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乡亲们在文化广场跳起广场舞,青年篮球队在灯光球场经常有比赛,还有腰鼓队、秧歌队、锣鼓班等也经常开展活动。
在何德兴看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源于文化的支撑,比如说义乌繁荣的市场,背后正体现了义乌人诚信经营的理念。因此要更加重视文化,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让群众的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更上一层楼。
伴随着十九大脚步的临近,何德兴的脚步也逐步加快,除了村里日常的工作之外,他还赶往多地展开调研,听农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盼。办公桌上堆着厚厚的一沓材料,一字一句记录着群众的意见、建议。
“我是农民的代表,要发出农民的声音。”鲜艳党旗下,年近花甲的何德兴眼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