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15日讯(记者 毛旭倩)近日,大型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在义乌举行开机仪式。目前,该剧正在义乌紧锣密鼓地拍摄中。
《鸡毛飞上天》由导演余丁执导,该剧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陈江河(张译饰)年轻时跟随大伯陈金水鸡毛换糖、开办鸡毛加工厂、袜厂,后来和妻子骆玉珠(殷桃饰)投身首饰加工和市场经营获得成功,以及最后支持儿子陈铮开拓电子商务领域打开国际市场等不同时期的创业故事。
《鸡毛飞上天》展现了义乌人从“鸡毛换糖”开始不断进取、改革创新、奋斗崛起的历程,电视剧60%场景将在义乌拍摄。戏里,是主人公出生、奋斗的地方;戏外,是无数个“义乌传奇”真实发生的地方,中国义乌网记者带你去探寻这些场景。
廿三里老街
廿三里街道位于义乌东部,廿三里人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干起了“敲糖换鸡毛”的营生,这里是中国小商品城的发祥地,也是名副其实的“鸡毛换糖”发源地。《鸡毛飞上天》剧组也在这里选了多个场景进行拍摄。
驱车从城区过来不到二十分钟,就来到了这个“拨浪鼓之乡”。镇区外早就建起成批的高层楼房、商场、工厂,连接城区的主干道穿越其中,车流湍急,一派繁忙。而从宽阔的公路往里走不到十分钟,一条看似破旧、饱经沧桑的老街出现在眼前,宛如梦境,似乎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的年代。
老街两旁分散着各式各样的商铺,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却有许多小商贩在摆摊。老街上的房子虽破旧,却每家都有一个经过时光洗礼越陈越香的故事。
黄先生是地道的廿三里人,在这条街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经营着一家从父辈手上传下来的灯笼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黄先生感慨颇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黄先生就目睹了一批廿三里人外出“鸡毛换糖”的风潮,“那时候没什么其他的生计,很多人都挑着担子去邻近的县市省做这种小生意,一直到20多年前还有”。
黄先生的灯笼铺里,至今还保留着解放前的柜台,令人意外的是,这家老旧的店铺得到过许多影视剧组的“青睐”,黄先生告诉记者,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部名为《鸡毛换糖》的电视剧在店铺里取景,当时剧组的演员就住在自己家里。
廿三里第一小学社团活动中心
廿三里第一小学社团活动中心,原廿三里初中,创办于1913年,学校里的校舍建于不同时期,充满了怀旧的味道。如今学校已经搬迁,这里仅作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场地。
早上九点,记者来到这座老学校,剧组已经开工。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上,贴着剧中袜厂的广告,一间间教室也被改造成了工厂的办公室。
廿三里某工厂
从学校“转场”来到廿三里一家工厂,工厂的空地上已经搭建起一个800多平米的仓库,里面堆满了“货物”,仓库外还放着几辆老式自行车,桌上摆着墨水、称,年代感十足。
廿三里作为义乌的工业重镇,有各类工业企业1800多家,以袜业、织带、化妆品、工艺品、塑料、玩具为主导行业。和剧中主人公一样,自己办工厂是许多早年从事“鸡毛换糖”的义乌人的进阶版。
宾王市场
这个以义乌名人骆宾王命名的市场曾是义乌最大的市场之一,于1995年建成开业。宾王市场也是几代义乌人曾奋斗过的场地,过去,无数的义乌人在这里摆摊经营副食品、服装等生意,见证了义乌市场的繁荣时期。
宾王市场在营业时期,拥有8000余个商位,从业人员2万余人,主要经营服装、针织内衣、领带、毛线、毛巾、皮革、纺织品、花边、床上用品、副食、干果、糖果、炒货、杂货、出版物等16个行业的商品,随着城市建设和市场扩建搬迁,宾王市场原有的经营行业已于2011年4月底分别搬迁至篁园市场和国际商贸城五区内。整个宾王市场经营场地现已完全腾空。
至今,因服装市场兴起的三挺路夜市(亦称宾王夜市)仍是义乌最热闹、老外最多、营业时间最久的夜市,是每个外地人来义乌必去的地点之一,足见宾王市场影响力之久与深远。
《鸡毛飞上天》剧组的到来,也让沉寂已久的宾王市场“复苏”了一把。昨日,就有市民在社交平台发出了剧组拍摄的照片:一场销毁假货的戏在市场里拍摄,勾起了义乌人深处的记忆。
《鸡毛飞上天》创作力量雄厚,张译、殷桃、陶泽如、张佳宁、高姝瑶、吴其江、花昆等众多明星参演。据悉,该剧将于明年10月在央视和一线卫视的黄金时段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
既然是讲述义乌故事的电视剧,就一定要够接地气,那么,《鸡毛飞上天》还会去哪些义乌人奋斗过的地方取景,大胆来猜猜,看看你和剧组是不是“心有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