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菜农自产自销一直以露天马路经营模式为主,缺乏固定的交易场所。如今,这个模式终于有了实质性的改变。记者昨从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获悉,中心的自产自销区改造项目全面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义乌菜农从此有了专门的交易区块。
惠民项目正式落地
刮风下雨菜农从此不会挨冻
易海涛是广西人,多年来,他一直在义乌市城西街道夏演村种菜。今年,他在夏演村包了十几亩地,种了几茬蔬菜。最近地里的菠菜、香菜、大白菜、苋菜等长势不错,每天他忙着到地里收割,之后再拉着满满一车的蔬菜到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销售。昨天下午,易海涛的车驶入自产自销区。在一排排已经停放整齐的车辆中间,他找了个空位。
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农批管理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农批市场自产自销区改造项目位于市场原2#后勤服务楼及周边地块,占地面积4000㎡,投入费用432万元,于6月底完成项目施工招标及施工监理招标,7月中旬进场施工,10月24日完成验收并交付。工期历时三个多月,主体采用钢梁结构。建成后的自产自销区面积为2752㎡,可同时容纳约300辆自产自销车辆。
“晚上高峰期就不好找空位了。”易海涛说,“以前就在露天场地上吆喝,冬天刮风下雨,简直要把人冻坏。现在好了,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不用淋雨,不受风吹。”
完善市场配套
解决菜农销售难题
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春、冬两季是义乌地产蔬菜的交易旺季。当前是本地菜的上市高峰期,尤其是叶类菜。而叶类菜不宜长时间运输,特别是当露天交易淋雨风吹后,更不易保存,交易量自然上不去。
新建成的自产自销区有效改善了交易环境,配套设施齐全,进出方便,解决了不少菜农的蔬菜销售难题。投入使用的大半个月来,自产自销区吸引了更多来自佛堂、义亭等蔬菜产地的菜农来市场销售农产品,蔬菜交易辐射面从东阳、永康、浦江、桐庐、富阳等金华周边县市扩展至更广的范围。
此外,新建成的自产自销区营业时间为每天下午5点至次日上午8点,白天闲置的交易区将作为市场配套组货区使用。白天晚上的交叉使用安排,也极大地提高了市场资源利用率。
“自产自销区同时还布局有23间店面,将计划引入豆芽、干泡菜、豆制品等行业。”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农批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楼亨云表示,接下来,浙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还将对自产自销区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准入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