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31日讯(商报记者 王婷)97.6%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900万条数据汇集成库;
9个方向,辐射34个国家,“新时代钢铁驼队”唱响“一带一路”;
73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2.60万元增加到3.32万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唤醒了沉睡的资产。
……
改革的基因,一直流淌在义乌的血脉中。义乌历来善于在利益固化的藩篱中寻找突破,从增进民生福祉中梳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2017年,义乌继续坚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放大改革“基因”效应,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不断深化、系统全面地推进贸易、城乡、要素、政府等领域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一个全面创新的义乌喷薄而出。
办事更舒畅
在过去的一年里,义乌行政服务中心复印机的待遇“急转直下”:以前人们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复印,如今复印机却“失业”了。这点,房产中介王亮深有体会。近期他带着客户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办理完了一处不动产的涉税转移手续。王亮说,以前办理业务需要很多复印件,现在只用原件就能办。
什么是“最多跑一次”?就是让以前来回跑、磨嘴皮,表格填不尽、印章盖不完的折腾事不折腾。2017年,义乌提出以“消灭”复印机为切入口,通过优化流程、削减权限、职能整合,倒逼政府部门减权、放权、治权,推进“最多跑一次”。一年过去了,老百姓办事更简单了,复印材料较此前减少了4500份/天,窗口的办理时间也平均减少了20-30%。
复印机失宠了,但“胜过复印机”的技术支撑在义乌已经建立起来,打通信息孤岛,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关联共享,打造移动政务服务平台。
“以前过来办理不动产涉税过户手续,要跑房屋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三个窗口,加上排队等号时间,少说也可能要一天,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王亮说道。
王亮所说的“一个窗口办理”,正是2017年,义乌始终抓住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牛鼻子”———“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而其成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就是要实现数据互通。2017年,在义乌,第一批身份证、不动产权证、营业执照和结婚证四类证照信息已实现共享。为了更好地打通数据壁垒、促进数据共享,义乌去年还专门成立了省内县级市首家数据管理中心,加速推进改革。目前,中心已汇集154个单位、245万法人自然人、共计9900万条数据,日均网上办件4800多件,走在了全省前列。
做好“简”字,在省内率先实施“区域能评”和“区域环评”改革,为行政审批改革提速;做好“放”字,向全市14个镇街下放扩权事项122项,推动政务服务向一线延伸;做好“网”字,引导网上办事、推动群众办事“零跑腿”;做好“新”字,整合公安、人社、外侨等13个部门125项涉外服务项目,让外商少跑腿……
一个个“字”的背后,是义乌以老百姓关心和期盼为出发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撬动全面深化改革,让群众实实在在地增加获得感、提高满意度。
进出口更便捷
用捷克的水晶杯,喝西班牙的红酒;用德国的“匠心制造”,喝白俄罗斯的“圣水”……刚刚过去的2018进口商品购物节,前往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购物的市民可谓络绎不绝,商家们也兴高采烈。
足不出户,就能“一站式”享受到进口商品,这绝对是令人艳羡的事。但是,你知道这些进口商品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到义乌的吗?“为了这次购物节,我去年10月特地去了欧洲几家知名的酒庄,订购了十几个货柜的红酒,通过‘义新欧’运到义乌。”欧美亚国际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丽似乎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自2014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义乌已开通至阿富汗、英国等共9条线路,辐射34个国家,实现每周“去四回二”常态化运行,输出“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带回了海外商品。2017年,“义新欧”新开至布拉格班列,并获批国家运邮试点,其运营平台还引进华融、圆通战略投资,市场化专业化不断提升。截至去年底,累计已开行304列,25200个标箱。
向西借陆出境,向东依港出海。义乌往东200公里,便是宁波舟山港。不久的将来,一条双层集装箱运输铁路,将让两地成为毗邻之地。去年9月19日,义乌港马士基航运海铁周班专列从义乌西站首发,驶往宁波舟山港。“义乌的定位其实就是宁波舟山港码头功能的前移。”市陆港口岸局副局长金更忠如是说,借助义甬舟大通道,义乌将成为四省九方及周边地区通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
向空,义乌机场纳入全省开放体系,民航机场提升至4D级,进口肉类口岸投用,并获批冰鲜水产品、水果进口指定口岸。
在义乌,进口之路越来越通畅,出口也同样如此。2017年,义乌深耕贸易便利化体制改革,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等部门全速发力。海关探索组货人管理机制,解决贸易主体多元、责任不清问题;检验检疫出台支持国贸改革试点15条举措,实施审单放行模式,实现出口货物申报“秒放”;外汇部门创新开展境外采购商备案,实施在线联网结汇,5分钟实现办理个人贸易单笔结汇。
随着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深入推进,义乌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激发。2017年,义乌市场上最火爆的商品莫过于指尖陀螺。用一句话来形容:“卖衣服的卖陀螺,卖电器的卖陀螺,卖化妆品的卖陀螺,卖零食的卖陀螺。”自2016年初在北美开始流行,去年,指尖陀螺这股风潮和商机被义乌商户牢牢抓住,并迅速在市场崛起,成为义乌出口市场的爆款,大量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北非、韩国、俄罗斯、欧美市场,每天出口约200万个,以均价10元计,每天出口额达2000万元。
以改革为先,实干为基,海量商品云集、持续创新不息的市场,加上立体物流网络、多式联运体系,正为义乌撑起一个没有围墙的全球贸易大平台。
生活更美好
作为浙江甚至全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义乌较早面临了农村发展“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空间在哪里”的难题。然而如今,这个难题正在被破解。
“沉睡的资产活了,收入有保障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城西街道里界村自2016年启动旧村改造,完成第一批39户农户建房后,全村就没有可建设用地了。但村里还有400多户村民都盼着能改善居住条件。在市、街道推动下,里界村开展宅基地置换和有偿选位,与村庄仅隔一条杭金衢高速公路的56亩山坡有机更新地块完成招投标。“目前已有84户村民选到了满意的建房地块。”里界村党支部书记楼润强表示,今年,这块坡地上将建起80多幢漂亮的新房子。
在义乌,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除了可以取得、置换,宅基地可以用来抵押担保、自愿退出,村集体经营性土地也可以进行入市转让、有偿使用、民主管理。正如北苑街道黄杨梅村季大叔所说:“农民收益有保障,心里不发慌,生活也更美好。”
如果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是让农村老百姓生活更踏实,那么,人人都有“信用分”,则让义乌这座城更有美誉度。
2017年,义乌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机制,让信用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分”,分数高可以“换钱”、审批会亮“绿灯”,失信则可能面临各种“副作用”。
义乌某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因为生产了商标侵权的产品被查,导致申请的科技合作项目奖励被取消;来自湖南的林某也因偷捕水产出现信用污点,参加义乌教师资格考试时被“一票否决”。而浙江亨达建设有限公司则从诚信中尝到甜头,就因为领先了对手0.01分的诚信分,在竞标中成功拿下了1500万元的项目;市民傅建荣无偿献血40余次,累积了较高的信用分,从而享受到了停车刷卡五折优惠等福利。
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中找准切入点,改革开放汇聚起推动义乌跨越发展的强大动能。2017年,义乌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上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只有改革开放的城市,才会活力迸射;只有老百姓支持的改革开放,才能走得更远。义乌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之路,必将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