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元宵节|添丁祈福板凳龙

发布时间: 2018-03-02 09:25:1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陈佳

  元宵佳节,华夏大地普遍有着舞龙的习俗。我的家乡舞的却是“板凳龙”。顾名思义,这“板凳龙”,除龙头龙尾为竹篾加薄纸糊扎,龙身全部由一条条约一米多长的木板凳衔接而成。

  我们村的“板凳龙”有着近500年的历史。记忆中,每年才进腊月,村内的长者们便聚集在一起张罗舞龙事宜。“板凳龙”通常由“做龙”“接龙”“游龙”“舞龙”等程序组成。首先得“做龙”。龙身由板凳、手柄和灯笼三部分组成,板凳是各家各户根据统一尺寸自行制作的,须得一样的长宽才行,同时每条板凳首尾处都安有手柄。做完了板凳,还得安放灯笼,在家乡方言中,“灯”与“丁”同音,灯笼的数量也代表着各家男丁的人数。

  我的祖父是舞龙的主事人之一,有着篾匠手艺且能写写画画的他,便当仁不让地担负起扎制龙头龙尾的大任来。祖父扎龙头时,我喜欢在一旁看,祖父边用毛笔勾着龙须,边念叨着“添丁旺家”之类的话。

  元宵这晚,吃罢晚饭,全村人倾巢而出,汇聚在村内的晒谷场上,等待着“接龙”仪式的开始。有男丁的人家早已扛着自家的龙段,按辈分大小依次排着队等着接龙身。德高望重的七叔公扯着嗓子大喊一声“接龙”后,龙头、龙身、龙尾便依次有序地接在了一起。接着,七叔公又下令“点烛”,大伙又纷纷划着火柴或是用打火机将各自板凳上的灯笼点亮。终于开始“游龙”了,乡亲们则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生怕慢了一拍的话,“龙”到家门口时自己来不及去接,那可是不吉利的。

  夜色正浓,伴着咚咚锵锵的鼓点,舞龙的队伍沿着石板巷陌穿行在村内的每个角落,前有主事人引路,后有锣鼓队压阵,阵容十分庞大。每到一户,户主都要燃放起鞭炮、点上香烛以求平安。那板凳龙忽游走忽停步,忽喷火忽饮水,忽抬头忽摆尾,但无论怎样动作,那龙身始终连在一起,甚为奇妙。在不绝于耳的炮仗声、锣鼓声、欢呼声中,平日里寂静的小山村沸腾了,人们仿佛忘却了开春后又将开始的一年劳作,尽情地享受这难得的欢愉。

  如今,七叔公和当年的那些主事者们大多已作古。所幸的是,“板凳龙”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成立了专业的表演队伍。尽管七叔公们的“事业”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不知道,这缺失的东西是否就叫“乡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