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3年>社会发展篇 正文

【金华日报】走进义乌外来人大代表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今年年初,11名外来务工人员当选为义乌市人大代表,外来代表的当选,标志着为义乌经济腾飞作出汗马功劳的外来人员正逐渐走上政治舞台,进一步融入了义乌社会。

  据统计,截至2002年11月,在义乌,有55.7万外来务工人员,实际数字还不止。义乌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春江说,之所以选举外来人大代表,一是法律有这方面的规定(外来人员在当地学习、工作一年以上者,可以参加人大代表选举);二是外来员工对义乌的经济贡献很大,这么一大批人,应该有自己的代表替他们说话;三是不少外来人员较多的乡镇改成街道后,没有镇一级人大。他说,经过大陈镇选举外来工人大代表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好。去年,经过义乌市人大向省里争取,给外来人员安排了12个名额。

  义乌的外来人员来自五湖四海,选出的代表也是东西南北都有。王春江说,选举结果令人满意,选出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而且多为企业骨干,很有代表性。

  正体现义乌外来人员的平均年龄,义乌的外来人大代表们大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日前,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四位。

  邓如如:义乌人的“勤”给我印象最深

  义乌四达五金电镀公司年轻的副总经理邓如如来自江西弋阳。她从南方冶金学院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江西有色冶炼总厂,管人事工作,工资不高但生活安逸。呆了几年,邓如如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沉闷,与其不死不活地呆着,不如出去闯一闯。她想好了,目的地不是广东就是义乌。促使她作出决定的是她的同学,他们毕业后,都不要分配工作而是跑到广东闯世界,生活虽然不稳定,但收入比她多多了。

  邓如如的丈夫是义乌籍的,他们在江西的厂里认识。借着到夫家的机会来过几次义乌后,她觉得这个地方很“活”:很多农民不种地,都办厂或摆摊挣钱。她觉得自己到这边来,如果在工厂混不出,即使去摆摊也可过日子。

  就这样,她来到了义乌苏溪。当时的四达电镀厂才四五十人。大学毕业的邓如如在厂里从包装工开始,到做统计员,后来又挤那种又小又闷的农用车跑供应,还当过半个出纳。厂长终于发现了她这个人才,让她当工会干部,到厂办管人事,当总经理助理。去年,她被任命为副总经理。邓如如形容自己是“一点一点做上来的”。其实义乌的企业很需要她这种具有国企经历的人:纪律性强、技术熟练,还能够帮助管理员工。

  义乌人的“勤”给邓如如留下很深的印象。她说,即使是企业的老总,也是个个没有架子,很多事情都自己亲自去做,义乌经济的腾飞与“勤”是分不开的。邓如如认准了义乌的经济前景,义乌也给了她丰厚的回报:她把全家的户口都迁到了苏溪,她家在苏溪和义乌城里共有三套房子,年收入5万多元。

  在厂里,许多从农村来的员工一开始并不知道如何操作。她在厂里每天开小会,重点抓安全生产。她说,打工者其实很好商量,仅仅关心他们一点点,他们就会回报你很多。员工之间发生矛盾,邓如如总能够和风细雨地化解掉,让双方都心平而去。

  苏溪的外来人口是本地人的两倍,当选人大代表后,邓如如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思考得更多的是义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她说,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是义乌发展的强劲动力。在高素质人才一时难以引进的情况下,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很重要,培训好了,产品质量才会上去,生产流程才会畅通,他们还会发挥能动性搞技术创新;另外,解决好来人员子女的读书问题、外来人员的住房问题也都是她准备提的方案。

  随利:我在义乌有长远打算

  河北承德的隋利是满族人,今年23岁。1999年,他从浙江工程学院毕业,先去了青岛一家大型纺织企业,呆了半年后,他来到义乌宝娜斯袜业,从工人做起,现在是公司生产部计划科科长。

  一开始,隋利的很多同学都不愿到义乌来,认为义乌不是大城市、薪金不高、福利也没保障,他们对他的选择感到纳闷。可他说,现在的义乌就是四五年前的广东,前景很广阔。他觉得,比起青岛的企业,他这样的外来人员在义乌的私企里个人发展的机会要多很多,他打算在这里扎下根来。“宝娜斯”的老总也是年轻人,隋利说,他感觉第二代义乌创业者已逐渐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想办事业的企业家。

  对义乌的建议:1、义乌企业要引进人才,私企业主自身的素质很重要,政府对业主的培训要进一步形成氛围;2、义乌尽管工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但很多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去,水、电瓶颈制约着企业的生产,有时出口单子不能如期完成;3、企业要完成从家族型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如果企业里人际关系复杂,做什么事情外行都要插一手,外来人员没法放手干,企业也很难发展壮大。

  张雨欣:我以后要多参加社区的工作

  张雨欣来自宁波鄞州区,今年才22岁,是个长得挺纯的女孩。她一年前从金华商业学校旅游专业毕业后来到义乌凯信大酒店,干了不长时间,就被提拔为前厅经理,年收入达5万元。

  由于办事得力、为人真诚,张雨欣在酒店员工中很有人缘。这次选举外来人员人大代表,她的酒店所在的银苑社区有1个名额。经过层层推选,年轻的她被选中了。对这个结果张雨欣也感到很意外:“人大代表”似乎不是她这个年龄的人能当的,“外来人员人大代表”这个概念,她也是第一次听说。

  她感觉义乌有两种打工者:她的工作环境与许多外来人员的不一样,接待的都是中外客商,素质都比较高,企业里鼓励员工参与各种在职培训;而她,从没有接触过诸如被拖欠工资、因“三无”被遣送之类的问题。她说,酒店业本身就是一个外来员工很多的地方,没有明显的本地人、外地人之分,但在社会上,这种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很多外来人员心里也都清楚:自己不是本地人。张雨欣说,她当选人大代表后,同事们很兴奋,因为有了一个替他们说话的代言人。她则觉得自己还很年轻,阅历不足,以后要多参加社区的工作,履行人大代表的责任。

  郑建寿:义乌跟四五年前的深圳很像

  江西广丰的郑建寿来义乌前在深圳办有一家伞厂,去年他作为人才被引进义乌制伞公司,全面负责生产。放弃在深圳的事业来到义乌,他看中的是义乌的潜力。郑建寿总喜欢拿义乌与深圳比较,他说,现在的义乌跟胛五年前深圳很像。

  来到义乌后,他从深圳挖来一批技术人才,对企业原来的机制,从人员编制到生产流程的布局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一年后,企业的产品品质有了质的飞跃。

  在廿三里一带的企业,郑建寿小有名气,这次被选为人大代表,郑建寿的感触很深,他说,以前在深圳没有外来人员享受过这种权利。

  直接与基层的打工者打交道,自己也是从工人起步的郑建寿非常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喜与忧。他说,外来人口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义乌要发展,一定要重视外来人口的权益,如要按时发放工资,起码要做到隔月发放,而不能半年发一次或一年发一次;企业一方面要重视劳工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要让企业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避免出现外来工发生工伤后因拿不到医药费用得不到及时救助的情况。

  采访中记者感到,外来人大代表们对义乌的发展、打工者的权益维护都很有见地。义乌这么多的外来人员,单靠本地业主的力量来管理是不可想象的。外来人员能够有序的生产生活,大量担任企业中层或高层干部的外来人员功不可没。而新当选的代表们,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记者:阮峰 张建成

  刊于2003年1月21日《金华日报》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