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办的“2005义乌论坛”上,浙江义乌市市长吴蔚荣透露的一些最新数据,对我国一个县级市而言,恐怕是独一无二的。
2004年,义乌市场商品出口30多万个标箱,辐射全球21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外商常年在义乌采购商品,有境外公司驻义乌商务机构500多家,占浙江全省的三分之一,开设外商账户7800多个,沃尔玛、麦德龙、欧尚等全球零售业巨头相继落户,全球20强海运集团已有8家到义乌设立办事处,去年到义乌采购和旅游的境外客商达18万人次。
不仅如此,义乌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拥有海关、检验检疫局、涉外法庭等涉外机构,率先拥有出入境签证等涉外权限,义乌海关成为我国首个出口标准集装箱突破1000个的内陆海关,“义博会”也已成为居广交会、华交会之后的国内第三大贸易类专业展会,民航义乌机场境外乘客比例高达40%。义乌市场的外向度目前已超过55%,65%的市场经营户已经承接外贸业务。
专家们认为,这些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数字和事实表明,义乌正在为中国民营经济走向国际化提供解读的样本。
不断创新———从区际开放走向国际开放
义乌民营经济国际化的成功在于,把一般规律与不同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推进民营国际化的路径创新。这种主要由民间力量推动的制度变迁,离不开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政府的引导、调节和规范,对义乌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和走向经济国际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营经济国际化,在义乌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从区际开放走向国际开放。义乌民营经济的发展深受“温州模式”的影响,温州是从专业市场和家庭工业互动发展走向两者联系的逐步松散,相当一部分专业市场走向衰落,家庭工业走向家族企业或股份制企业,这些企业从跨区域的商贸活动走向外地投资经营,形成了温州经济的区际开放格局。义乌的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一直是“市场先发、商贸主导”,小商品交易市场从区域性集散市场到全国性集散市场加产地市场,再到国际性小商品交易中心带动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义乌经济从区际开放走向国际开放,实现民营经济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二是从传统商贸到服务业和制造业综合发展。义乌从“以商兴工”起步,先是通过专业市场带动家庭作坊式小商品生产,经过积累和市场功能的扩展,发展态势出现了三个变化:流通业态不断创新、服务业领域不断扩大、小商品制造业产业链不断延伸。特别是确立“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定位和连年举办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以来,义乌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向多部门扩展,向高度化升级。在形成饰品、袜业、文化用品、拉链、毛纺、化妆品、玩具等优势产业的同时,氨纶、腈纶、锦纶、塑料薄膜、毛纺化纤面料等关联产业和现代化大企业迅速崛起,使义乌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名列前茅,综合实力2003年居全国第17位。
三是从个体工商户到企业集群。计划经济时代,义乌只有制糖、粮油加工等少数企业。随着小商品市场的兴办,大量摊位经营者积累资金兴办企业;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催生和引来了各类企业,形成了以小商品市场为纽带的企业集群。这既是义乌经济快速发展的“坚实的微观基础”,也是义乌民营经济国际化的活力所在。
四是市场力量起着自组织的作用。与绝大多数地区从农村工业化起步的改革发展路径不同,义乌是从小商品市场起步,并且始终以小商品贸易为主导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市场是义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结构的演进、市场的集聚辐射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和创新悄然实现。正因如此,义乌的发展路径具有强烈的市场开放性,也必然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由区际开放走向国际开放。
长期研究区域发展战略的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朱家良认为,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看,义乌民营经济国际化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一般规律与不同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推进民营国际化的路径创新。当然,这种主要由民间力量推动的制度变迁,初期就离不开政府的允许、鼓励和支持。政府的引导、调节和规范,特别是适应市场规模扩大和对内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的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改善涉外经济管理,包括海关、商检、外商的服务和管理等。
政府的作为,对义乌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和走向经济国际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抢占平台———民营经济国际化的捷径
义乌市场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全球辐射能力,拥有庞大的境外采购群体,拥有完善的外贸促进体系。一方面,义乌市场是民营企业承接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的信息中心;另一方面,义乌市场信息发布的优势明显,新产品层出不穷,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民营经济国际化,不可避免要选择一条经济、便捷的国际化路径。义乌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采购基地,已被普遍认为是民营经济接轨国际的一条捷径。
金华市委副书记兼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分析说,义乌的经验表明,民营经济与市场互动,是众多的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一条经济且富有实效的“绿色通道”。原因在于义乌市场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全球辐射能力,拥有庞大的境外采购群体,拥有完善的外贸促进体系。通过市场积累原始资本,开辟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之路;通过市场获取商业信息,开辟了民营经济发展创新之路;通过市场走向国际,开辟了民营经济发展开放之路。
据记者了解,义乌市场目前已汇集了全国各地数十万家企业生产的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多种商品,占联合国贸发组织公布的全球50万种商品总量的三分之二。就日用小商品而言,已经做到基本覆盖。
中国小商品城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惟一的“重质量、守信用”市场称号,众多品牌企业看好“中国小商品城”这块金字招牌,在义乌设立总经销、总代理或专卖店推销自己的品牌,目前已达6000多家。仅广东省玩具行业,每年通过义乌市场销售的玩具销售额就超过40亿元。
不仅如此,义乌市场正在成为名牌的“孵化器”,一些中小企业通过义乌市场平台展示形象、推广品牌,建立良好的客户网络关系,产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商标成为知名品牌。如浪莎、梦娜、新光、酷哥等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原先名不见经传,在经过义乌市场的激活之后,“白雪”品牌的系列文具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档次大幅提升,去年成功创建行业内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事实上,义乌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小商品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平台”。一方面,义乌市场是民营企业承接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的信息中心,国际市场畅销的行业、产品、工艺要求都可以从义乌市场找到答案,随着全球日用消费品产业逐渐向中国转移,民营企业可以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和技术,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义乌市场信息发布的优势明显,新产品层出不穷,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某种商品在国内外市场所占的份额越大,其定价能力就越强。义乌市场内规模庞大而又高度集中的商品,决定了义乌市场是国内外一个重要的小商品价格形成中心。
楼国华告诉记者,由于义乌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企业必须持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因此市场内每天都有新产品出现。国内外许多生产厂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义乌来转一转,就是为了研究行业内新的发展趋势。此外,义乌每年还举办将近50个专业性博览会和行业会议,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克服障碍———需要探寻新路径
义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实践,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而成效显著。
无论是第一家“走出去”的民营制造企业,还是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较为成功的实践,恰恰都是从参与国外企业外源化起步的。
企业国际化,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零星出口;通过代理商经常出口;国外设立营销机构;国外设立制造企业就地制造与销售产品。
专家们认为,义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实践,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而成效显著,成为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产业集聚的重要力量,但总体水平仍然处于尝试国际化的第三阶段。相形之下,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显得小而又小。有资料显示,浙江省民企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仅20多万美元。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指出,阻碍民营经济国际化的原因,关键是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比如,民营企业从事的主体产业,与当代企业国际化尤其是企业借助并购进行的国际化大潮相悖。当代国际并购的主体产业是第三产业,即使在制造业,也是一些新兴产业。中国的情况是工业化尚未最终完成,产业结构尚未发生根本转变。在制造业,民营企业大多从事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与这种产业结构特征相一致,加上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中国的“三产”国际竞争力非常弱,决定了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难以加入国际并购主流产业。对民营企业来说,短期内要在国际化上获得重大突破并不现实。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一些案例,有被过度推崇、渲染之嫌,由此,可能带来的最大不利影响是导致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盲目冲动,导致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过高心理预期。有关专家认为,民营企业国际化最主要的形式是“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其实,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形式,就是“外源化”。在这种形式下,一家企业可将重要业务通过国际合同发包给别国企业,由此形成一个全球性的生产网络。这种将分散于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部件或服务汇集于一地,制造与提供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是企业国际化的一种新趋向。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第一家“走出去”的民营制造企业,还是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较为成功的实践,恰恰都是从参与国外企业外源化起步的。由参与到主导,进而实现国际化扩张的路径,显然是目前正在从事OEM(贴牌制造)的大量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可行路径之一,也是义乌民营企业国际化给人的启示。
记者:黄平
刊于2005年8月18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