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7年>小商品指数篇 正文

“义乌指数”走出小商品的定价盲区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今年10月,我国惟一一个日用消费品批发指数、首个依托专业市场的综合指数——“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向全球发布已一周年。它所依托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采购中心。义乌市场六成的销售额来自外销、九成的商户有外贸业务。联合国确定的全球50多万种商品中,中国浙江义乌就有40多万种,对国际小商品贸易的影响举足轻重。

  小商品指数——

  把握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

  11月12日,最新一期“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将如期发布:小商品周价格指数为102.98点,基本保持平稳;11月1日发布的景气指数为1142.68点,较上月下跌了44.33点,显示市场行情有所降温。

  设立“义乌指数”,缘自商务部部长薄熙来2005年9月视察义乌小商品市场时提出的构想。这个由商务部授权、义乌市政府编制的指数,在商务部主办的“商务天气预报”网站上,每周更新发布。

  “义乌指数”反映的不仅是一家专业市场的行情,更是我国小商品产业状况、市场需求乃至国际贸易变化的综合情况。

  来自阿联酋迪拜的外贸机构说,他们经常上网查看“义乌指数”行情信息,以确定销地价格。义乌指数“打个喷嚏”,大洋彼岸的采购商们或许就会跟着忽冷忽热。

  义乌市场经过20多年发展,已形成“全球买、全球卖”的格局,具备了影响全球小商品价格的实力。如今,20余万采购大军以日均1000多个国际标准集装箱的规模,从义乌小商品市场将商品发送到212个国家和地区;8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20多家跨国零售集团常年在义乌采购,联合国难民署也在义乌市场建立了采购信息中心。

  正因为如此,才有“义乌指数”对国内国际贸易话语权的掌控。

  以往,由于我国企业往往不掌握分销渠道,价格“话语权”长期旁落于国外采购商手中,价格被压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造成我国小商品出口量巨大,利润率却很低,商品档次也很难提升,甚至陷于“买啥啥高、卖啥啥低”的困局。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表示:“‘义乌指数’发布一周年来,已成为国内主要小商品生产厂家和国内外采购商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义乌小商品价格走势来确定采购价格,掌握了谈判和交易主动权。”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勇军教授认为,义乌从交易中心到“价格形成中心”,下一步继续发展,有望培育成为国际产业中心。像义乌,不仅仅是生产基地、贸易中心,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小商品的研发、展示中心,乃至品牌总部、运营中心,争取更高的附加值、更强的影响力。“未来中国如能形成若干个这样的国际产业中心,我国的优势产业才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

  交易“晴雨表”——

  避免竞相降价,经营者热切关注

  关注最新出炉的指数情况,已成为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五金经营户王民锋的习惯。他说,前段时间,五金类的商品指数分析说,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引起成品价格变动,他就适当储备了部分原材料,向外商报价时也将价格走势考虑进去,最终在市场波动中赢得了商机。

  和王民锋一样,越来越多义乌市场的经营户,还有成都、济南、沈阳等地的国内几大批发市场,和北美、西欧、中东、东南亚等全球各地的采购商们,都热切关注着“义乌指数”这个市场“晴雨表”。

  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主要由小商品价格指数、小商品市场景气指数、小商品市场单独监测指数三部分构成。分布在各个市场的110名信息采集人员,向4300多家信息定点采集商位采集17大类、4000多种商品的有关数据,再进行汇总统计分析。这个指数体系不仅可以反映市场周期波动幅度,还能预测市场周期波动的“拐点”和变化趋势。

  义乌小商品市场不少经营者认为,指数发布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同行商户间竞相降价出口的状况。“以前怕同行降价走货,价格就越来越低。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跟着指数走,利润自然也就有保证了。”国际商贸城经营户龚忠庆说,他一天之内就“拒绝”了3批报价明显低于指数的国外采购商。

  如何更科学地利用“义乌指数”为小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商情信息,仍是有待深入探讨的新课题。记者注意到,“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除了指数发布外,还发布指数评论、分类指数看点等专题分析。

  负责编制该指数的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和浙江工商大学有关人士表示,今后将探索继续开展“义乌指数”分析评论服务,帮助经营者看懂、用活指数,增加市场敏感性,改变以往凭经验做生意的做法。

  产业“风向标”——

  让决策更科学

  关注指数的不仅是经营者,“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也为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准确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国乃至世界小商品贸易动态,了解小商品专业市场的运行状况,制定相关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曾参与“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论证的专家、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原司长翟志宏说,现在经济规模这么大,经济现象越来越复杂,就必须有科学的统计方法,得到科学数据和分析,以供决策。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说,今后“义乌指数”将进一步探索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指数是相对抽象的数据,如果不进行深入分析,无法发挥指导作用。”他提出,要通过分析指数,“小中见大”,把握整个商品市场甚至国民经济的运行走势。

  “义乌指数”发布一周年之际,国内多位专家学者被聘请为“指数经济观察员”,共同探索指数应用与推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认为,发布指数才刚刚开始,中国企业和市场要真正掌握定价权、谈判“话语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说,目前大多数工业消费品“中国制造”已成事实,但中国的专业市场停留在采购基地的状态,价格被零售巨头掌控。“商品指数的发布,有助于我们把思维转向促进产品创新、产业升级,建构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销体系、贸易网络。”

  郑勇军教授等专家也提醒,从编制、发布指数到获得世界认可,有一段不短的路程。一些地方和专业市场不应把出台指数看作形象宣传,心态宜冷静。“义乌指数”的出台,依托的是世界一流规模的交易中心和世界级的小商品制造基地。并非所有的专业市场都适合搞指数,切忌跟风、一哄而上。

  专家建议,待条件成熟,可以将同类市场的信息整合,得出更全面、更权威反映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

  作者:江南

  刊于2007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