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拨浪鼓新传奇
—从“两创”迈向“两富”的报告之九
中秋时节,义乌市何斯路村的300多亩薰衣草再度开放,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以一睹这个有“中国普罗旺斯”之誉的小山村;村民们则在家门口找到创业创富的门路……
这正是何允辉几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何允辉是何斯路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是个典型的义乌商人,依托小商品市场搞物流业,在全国拥有128个联托运网点,年收入近千万元。2008年3月,他毅然歇下日进斗金的生意,参选村主任,承诺“一路二住三致富”——修好通村公路、解决困难户住房、带领村民致富。
何允辉当选村主任后,把全部心思花在村务上,不折不扣践行自己的诺言,第二年又当选了村支部书记。
现在的何斯路村,是个让所有城里人动心的村落:村的四周是一种叫“法国蓝”的薰衣草,清香四溢;洁净的村道两边是草木葱茏的农家庭院,白墙上绘满反映村史和乡贤的墙画;村里仅有的水塘被改造为“志成湖”,湖面波光粼粼,湖岸景色如画;村民或在自己家里从事旅游服务,或在村里管理花草……去年,何斯路村人均收入达到16900元,比4年前翻了一番多。
最近,何允辉又与周边8个村签了合约,打算把附近3000多亩山地全种上薰衣草,把整条山垅变成义乌人的“后花园”,集居住、餐饮、娱乐于一体,旅游、养老、休闲一条龙服务,把义乌西部山区一带村民都带上致富路……
这就是今日的义乌商人,他们的理想和抱负远远超出了金钱和利润。
“物质上率先富起来的义乌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更加强烈。义乌有成千上万何允辉这样的商人,已经不满足于个人赚钱致富,而是瞄向更高远的目标。”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说,他们正在把义乌人闯荡商海的激情引向“两富”建设,要成为建设“两富”浙江的排头兵。
拨浪鼓,一首不老的歌
乌伤古邑,吴越旧疆。以鸟命名兮,沐二千年烟月;以商为魂兮,铸三十载辉煌。地理居浙境之心,形似金乌振奋;市场冠神州之首,势如骏马腾骧……数百年,鸡毛换糖,赢拨浪鼓之乡冠冕;廿三里,啼声初试,乃小商品市场滥觞…… ——楼立剑《义乌赋》
眼下,义乌上下都在为一桩事兴奋着,那就是纪念“兴商建市”30周年。
1982年11月26日,当时的义乌县委作出“四个允许”的决定。于是,一批手摇拨浪鼓、行走全国的小商贩把货郎担挑进了城,在街头摆摊聚市,他们手上那面用来吆喝顾客的拨浪鼓,便成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兴商建市”30年,义乌人用拨浪鼓叩开一道财富之门。去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6.1亿元,财政收入90.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0078元,为全省县市最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121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以上。今年仍保持强劲势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商品出口均有8%以上的增长。
廿三里是拨浪鼓的发祥地之一,因与义乌、东阳、苏溪均相距23里而得名,这里的农民差不多都有过“鸡毛换糖”的经历。据说,这里历来是经商之地,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就居住于廿三里,曾跟他父亲一道做生意,后因金兵侵扰中原,他拍案而起,在当地招募子弟兵,驰骋疆场。再往前推,“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也是廿三里人。他所作的《为李敬业讨武氏檄》震动朝野。“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种掷地有声的言词,表现的正是义乌人的刚强和血性。
廿三里镇现已改为街道,是义乌城区的一部分,但这里的古街犹存,从街衢两旁的旧店古宅,可以看到岁月的沧桑。当年,小商贩们冲破层层阻力、摆摊聚市的街角已被改造为拨浪鼓广场,那组反映货郎生活的铜雕,被一拨拨前来瞻仰的人们摸得晶光透亮……
“拨浪鼓是我们的精神衣钵,是文化,是根。”说这话的是吕东升,他是廿三里街道王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今年49岁。他说,他们村有两个自发的民间组织,一个是骆宾王研究会,一个是拨浪鼓文化研究会,他们通过这两个文化元素的挖掘和研究,不断地汲取精神养分。
其实,吕东升还有另一个身份——华丽特针织袜业公司董事长,这家公司是他1995年创办的一家私营企业,但现在他很少料理,主要精力放在村务上。他1999年当选村主任,第二年当选村支部书记,十多年来,他带领村民先后完成村容整治、路面硬化、给排水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目前正在全力实施村污水处理工程项目。这个项目完成后,王店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同城里人真没有两样了。
“拨浪鼓文化的精髓就是不怕吃苦、敢做敢闯、勇往直前,这同骆宾王刚正不阿、舍身取义的情怀是一脉相承的。”吕东升说,义乌小商品市场有今天,靠的就是这种“拨浪鼓精神”。
金秋时节,我们行走在义乌城乡,处处感受到“拨浪鼓文化”的涌动。义乌人凭着这不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精神,演绎了“无中生有、有中生奇、无奇不有”的改革发展传奇,实现“五大跨越”——
从传统农业小县到全国经济强县的跨越,目前义乌已被列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是浙江首个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县市;
从马路市场到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跨越,目前市区内拥有47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7万多个商位,经营着170万种商品,年成交额连续21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
从工业小县到工业强市的跨越,全市有2.67万家工业企业,其中饰品、拉链占全国20%以上份额,无缝内衣产量占全球30%,拥有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高新企业7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6家;
从内陆小城到国际化都市的跨越,目前已与21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设有3000多家境外企业常驻机构,有18家世界著名船舶航运公司设立代表处,年入境外商超过40万人;
从温饱不足到富裕小康的跨越……
59岁的何海美,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代摊主,30年转战义乌5代市场,现在的摊位在国际商贸城一区的C区4楼,专营各色围巾。其实,在这个摊位的背后,她还有家企业,叫“罕美服饰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围巾,目前由100多名工人在昼夜加工,平均每天向南美、中东发送围巾超过10万条。
去年,她儿子结婚,何海美送给儿子的结婚礼物不是车、不是房,而是国际商贸城这间店铺的营业执照。她说:“这是我们的传家宝,只要把这种创业精神传下去,什么都会有的。”
朝阳门,一座敞开的城门
义乌县城自古有城守之名,而无雉堞之迹,但在东西南各设一座城门,东曰朝阳门……按城内居民俗例,凡官员升迁往来、百姓迎亲嫁娶,均经朝阳门,以求吉利。 ——摘自《义乌市志》
“朝阳门是义乌的‘利市门’,走出朝阳门,事业就如日中天,红红火火。”义乌市志办主任吴潮海略带玩笑地说,1985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向东突破,在朝阳门外兴建城中路市场,从此便肆意汪洋、一发而不可止,成就今天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辉煌。
“义乌确实是我的福地。”韩国商人车峰圭,一见面就向我们念叨起义乌的好。他来义乌做饰品生意已经18年,最初的摊位就在朝阳门外的城中路市场。如今,他常驻义乌,并分别在首尔、纽约设立销售公司,每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美元。他说,义乌机会很多,来义乌做生意的韩国人也越来越多,最多时有7000多人,他的弟弟、妹妹也都来义乌发展了,涉足饰品、餐饮、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车峰圭现在已是个十足的“义乌通”,不仅会中文,还会说义乌话,义乌各界都有他的朋友。然而,“车峰圭们”的行为也曾让义乌人“很丢脸”。
那是2005年,车峰圭被推选为“义乌韩商会”的会长,为联络感情,车峰圭每月都要组织韩商登山远足。他们发现,义乌周边的山上到处是随意丢弃的塑料包装袋、果壳、纸巾等,于是,他们的活动便改为捡垃圾,每次登山,人人都带回一大袋垃圾,一年中还组织两三次大规模上山清垃圾活动……
“现在山上没那么多垃圾了,义乌的变化真的很大。”车峰圭说,其实他们在捡垃圾时,很多义乌人就主动地加入他们的队伍,后来捡垃圾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很少有人随手扔垃圾了。
义乌的朝阳门早已被拆除,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次改造,将来这里可能成为义乌市一个新的地标。这座朝着东方、永远敞开着的城门,正不断地吞吐清新的空气,催生商城的新陈代谢和文明进步。
朝阳门拆除的同一年,贵州姑娘马丽珍来到义乌大陈镇的一家衬衫厂打工。2001年,因为她热心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和做公益事业,当选为大陈镇人大代表,是全国第一批当选人大代表的外来建设者。我们再次见到马丽珍时,她还在这家衬衫厂工作,现在身份是“诺华服饰厂”的主办会计,拥有会计师资格证书。
马丽珍连续担任了两届大陈镇人大代表,今年她又当选为镇里的党代表。从19岁的女孩到如今42岁的妇人,马丽珍已经在第二故乡结婚生子,能讲一口流利的义乌话,今年下半年,她12岁的儿子如期上了初中。但对十年前首次当选人大代表的情景,她记忆犹新。她说,在那次镇人代会上她提交的两个提案是:对外来工随迁子女读书不应收取借读费、镇里应该为外来工提供文化娱乐设施。
“现在两项提案都已经落实了,没想到镇政府对一个外来工的提议那么认真和重视。”马丽珍满足地说。
薄暮降临,我们随着陆陆续续到来的村民,来到大陈溪边的江滨露天广场。这里就是大陈镇政府接到马丽珍的提案后,规划建设的一处市民文化广场,广场边还增辟了条林荫大道,叫“江滨绿廊”,镇政府在这里安装了路灯、音响和各种健身设施,绿荫葱葱,溪水潺潺,行走其间感到一身轻松和惬意。
不过,现在这里不仅仅是外来工的乐园,还是大陈镇人的一处精神家园。每天夜晚,无论外来工还是本地居民,都要来这里跳舞、散步、听戏、看电影,彼此在这里交流融合。
大陈是义乌的工业重镇,以生产衬衣著称,全镇有衬衣生产企业300多家、1600多条生产线,最多时日产衬衣80万件,外来务工人员也就特别多,全镇登记的外来人员有5.1万人,超过本地居民近一倍。但新老大陈人在这里和谐相处,是义乌有名的“乡风文明镇”。
曾经窜红网络的《义乌欢迎你》,是一个叫张旭的义乌人模仿《北京欢迎你》创作的一首小诗,因有感而发,感动了整座城市。然而,在大陈镇,我们再次听到了它的传唱。原来,这首诗已被这里的贝克曼公司改编为“厂歌”,以表达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感恩和感激。
贝克曼公司也是以生产衬衣起家,虽然现在已涉足物联网和智能商务终端,但外来员工仍占90%以上。为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他们从2006年开始,每年暑期,都要组织员工“亲子夏令营”,把近百员工孩子从全国各地接到义乌,企业专门聘请2位老师照料,吃、住、学、玩全由企业包了;暑期结束,员工们亲自把自己孩子送回家。同时,他们在提供国家规定的各种社会保障外,还给员工工龄补贴、交通通信费等,春节到了,则向员工的父母和家人寄上感谢信,感谢他们的亲人在一年中的辛苦付出……
“办企业看起来是经济行为,实际上是解决人的问题。工人在这里干活,如果感到受到尊重、有所发展,就把企业当自己的家。”公司董事长李兴林说,每年春节过后,他们的员工返工率都在99%以上,从无“民工荒”之忧。
“义乌今朝有名气,确实也是不容易。外地人口多本地,大家齐心又协力……真情厚意感动你,希望你爱上这里,义乌永远欢迎你!”现在,100多万在义乌创业的“新义乌人”,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温馨的问候。在这里,他们除了创业机会,更有生活的尊严和体面。
乌伤,一只不死的鸟
东阳(郡)颜乌以纯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兴,欲令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置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其行迹云。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
“义乌,一个以鸟命名的地方,到处都有充满灵性的翅膀。”这是一个网络诗人对义乌的赞美。
义乌是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后最早的县治之一,建于公元前222年,“乌伤”的故事是各个朝代用来教化百姓的“乡土教材”。久而久之,这种“至孝尚义”的禀性渗入到人们的骨髓,成了义乌人的“文化基因”。“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是现代人总结的义乌精神。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对义乌人的这种“义勇”有深切体会。史载,他在义乌招募的三千勇士,在抗倭中战必胜、守必固,所向披靡,“盖自东南用兵以来,军威未有若此之震,军功未有若此之奇者”,他们一直跟随戚继光北上,镇守山海关,还应邀赴朝鲜参加抗倭战斗。有副楹联道尽了这段历史:南浙显威,赫赫战功蓬莱将;东瀛丧胆,巍巍胜属义乌兵。
今天,义乌人的这种精神同样表现在商海的搏击中。
“东方有多大,巨龙告诉你”,在义乌东大门上溪镇,巨龙箱包公司的这条横幅引人注意。但吸引我们的不是这句气吞山河的广告词,而是今年3月,巨龙箱包董事长邵宝玲一把大火,把一万多只有瑕疵的拉杆箱销毁,价值500多万元产品付之一炬。
这把火烧出义乌人的血性。 “商品就是人品。义乌人讲信义,如果良心不安,赚什么钱都是空的。”邵宝玲说,什么事情都有“吸引力法则”,市场的吸引力是诚信,她不能坏了义乌市场的这条法则。今年她的箱包企业蝉联义乌箱包业生产和销售冠军。
“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义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季金甫说,当年与义乌小商品市场一同起步、甚至名声超过义乌的一大批专业市场,现在大多销声匿迹,而义乌市场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乌伤”的这种文化承传。
在义乌,“义商”这个名词,其实正在由地域概念逐渐演化为道德概念——从“义乌商人”到“信义商人”。今年6月,本报和义乌宣传部共同主办的价值观大讨论,主题就是“义乌——信行天下”,得到强烈的社会反响。
从事亲到事国,从至孝到至义,义乌的这种文化精神和人文品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直代代相传。
周晓丽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她父亲是义乌市场最早的商人,如今开办彩印厂积累了千万家产。但周晓丽既没有继承父业做生意,也没有躺在父亲创造的财富上享受生活,而是同她的丈夫一起,一心一意地在开办一所智障儿童学校。从最初的脑瘫康复部到现在的育智教育中心,周晓丽从事智障脑瘫儿童的康复事业已有10年时间,共收治了900名特殊儿童,其中大部分是享受免费教育和治疗的,被网友称为“最美富二代”。
在义乌后宅镇银尔路12号的义乌育智学校,我们见到了周晓丽,她正在不厌其烦教导那些残缺孩子生活行为,“义乌有小商品市场,如果他们能做些接单之类的简单活,就能自食其力,而且也有精神寄托。”周晓丽说,下一步,她要让育智中心的这些孩子和社会上的智障康复者在这里进行庇护性就业。
“80后”曹岩松是个上海人,2004年他放弃大都市的优裕生活,独自来义乌创业,现在已小有成就。受义乌人的感染,2009年他与当地一批志趣相投“创二代”朋友发起了“蓝俊志愿者俱乐部”。随着关爱农民工子女、敬老爱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展开,如今“蓝俊志愿者俱乐部“的名字已响彻义乌的大街小巷,俱乐部规模也由原来的十几人扩大到近4000人,从事各种志愿活动110余次。
义乌志愿者协会的王金金说,大到国家危难,小到百姓困苦,义乌人总是勇于担当,挺身而出,所以义乌的志愿者服务也是风生水起,现在全市有4万多人的志愿者队伍。
佛堂是义乌的一座古镇。据说,南北朝时印度高僧达摩到东土传教,到佛堂这地方时,遇到江水泛滥,百姓被困,于是他投磬于江中化为渡船,救黎民于水患,后人就在这里建了“渡磬寺”以纪念他。大概因为这里香火旺、信众多,人们便称之为佛堂。
然而,地以佛名,镇以商兴,佛堂一直是浙中的商业重镇,居金华江上游,据史载:佛堂“旁据水道,四方辐辏,吸贾牵车,江上桅杆林立,船筏泊岸如蚁。”据当地人说,我省第一个商会就成立于佛堂,那是在清朝末年,现在还有它的旧址。“现在,我们要修复佛堂的这种商埠文化,运用古街、老宅、商埠等等这些尚存的元素,展示古镇风情,传承义乌的精神和文化。”佛堂镇新任镇委书记说,这是他赴任前市领导交待的头等要务。
金乌载日,精神永存。乌伤,是一只不死的鸟。
2012年10月8日《浙江日报》刊发
记者:周少华 江晨 徐贤飞 徐晓恩 市委报道组 虞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