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5月30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王旭滢 编辑 童晓)“咦?这桥洞下面什么时候有了健身器材啊?”“那墙上的画真好看。”近日,义乌上溪镇岩口村村民都在为杭金衢高速桥下空间大变样而惊喜——原本杂草丛生的土坡铺上了绿植,斑驳的桥墩描上了彩绘,阴暗潮湿的桥下空间变成了散步健身的好去处,而这仅仅是义乌众多高速桥下空间变身的一个缩影。
日前,中国义乌网记者从市“三改一拆”办获悉,根据浙江省相关部门出台的《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合理利用管理试行办法》,全省将通过两年时间盘活利用2.5万亩桥下空间。该办法明确,桥下空间是指公路桥梁垂直投影范围内的空间以及桥梁规划红线内的路域用地。目前,义乌已全面启动桥下空间利用工作,通过前期摸排确定了当前可利用高速桥下空间46处。
随着城市高速路网的快速发展,桥下空间作为一种新型城市空间被越来越多地创造出来,全市可利用的高速桥下空间面积就达到了1.6万平方米,成为了城市管理的新课题。“我们在排查中发现,桥下空间被私自占用、堆积杂物、乱搭乱建都是普遍现象,环境卫生和安全堪忧,管理起来也是一个大难题。”市“三改一拆”办工作人员表示,如何实现桥下空间的长效管理,从重“治”到重“用”,成了一条实现桥下空间运营精细化、品质化的捷径。
据悉,根据保护性合理利用开发要求,桥下空间利用始终遵循“安全至上、统筹规划、公益优先、权责分明、属地为主”的原则,优先用于绿化和绿道建设,也可用于公路抢修设备停放,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小型汽车停车场、公共自行车站点等公益性利用,真正实现“好管”“好看”和“好用”的目的。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个桥下空间完成初步利用,10个正在实施利用建设。杭金衢高速大傅宅段300平方米桥下空间,后宅街道结合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设计了集层级式绿化、墙体彩绘、党建宣传阵地为一体的综合漫道;甬金高速与佛堂大道交叉点处500平方米桥下空间,江东街道结合了周边停车需求,着手打造了小型便民停车场;甬金高速江南街村段、大楼村段、翁村段等一批桥下空间改造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剩余尚未开展利用的桥下空间,将结合“一县一规划”于7月全面实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