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协商调解、参与仲裁、代理诉讼、法律援助……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进程中,我省各地各部门敢于创新、积极作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005年,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专程考察并充分肯定义乌市总工会社会化维权的做法。本报记者再次到义乌调研,旨在为新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时间倒回上世纪末,经济大发展、人口大流动,民营企业在浙江迅速崛起。作为国内外闻名的小商品市场城,义乌涌入了大量外来人口。他们的到来,给城市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特别是劳资纠纷问题。据义乌有关部门统计,上世纪末,每年发生的劳资纠纷多达上万起。甚至还发生了职工跳楼、老板被杀等恶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义乌有外来人口150多万人,比本地人多出一倍。和谐劳动关系对于这个浙江外来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来说,尤为重要。
如何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打造“平安义乌”?作为职工的“娘家人”,2000年,义乌市职工法律维权协会应运而生,这就是义乌市总工会职工法律维权中心的前身。
一次终生难忘的座谈
如今的义乌市总工会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已经更名为职工服务中心。王冶清是这里的“老人”了。为职工维权、免费提供法律服务、调解劳资纠纷,他在这个岗位上已工作了15个年头。
王冶清可能是最了解中心发展历史的人。一次次调解、一次次劝说,他就像一台摄录机一样,记录着每一个故事。
他记得,刚成立时的维权中心(协会),办公室里天天挤满了人,有时甚至把市总工会不大的院子挤得水泄不通,中心的工作人员免费当起了调解员。比起其他地方,工会维权更多了一份亲切感,也得到了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信赖。
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工会维权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05年8月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专程来访,为义乌市总工会社会化维权指明了发展方向。
“习近平同志非常和蔼亲切,没有大领导的架子。”王冶清回忆,当时习近平同志很认真地一间一间办公室看过来,和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询问有关情况。在维权资料室,他还仔细地翻阅了部分案卷,详细了解职工维权的情况。
“习近平同志当时也到我办公室来了,询问平时怎么帮助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维权。”在王冶清办公室的整个交谈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让他终生难忘。“当时没想到省委书记会特地到我们工会来,更没想到会与我普通工会干部亲切交谈。那么关心基层的建设,关心农民工的权益维护,这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对于义乌市总工会社会化维权的做法,习近平同志充分肯定。他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工作理念、思路和实践中切实体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努力适应职工队伍发展壮大、内部结构深刻变化、工作对象更加广泛的新情况,创新组织形式,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推动全省各级工会依法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不仅让义乌市总工会的干部职工倍受鼓舞,而且让全省各地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倍感温暖,更是开启了各级工会社会化维权的转型升级之路。
一项与时俱进的探索
这几年,职工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职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人数激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案件数也大为增加。发挥好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义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义乌市总工会设立劳动争议派出庭,方便工会兼职仲裁员办案。
十几天前,小周正是在这个派出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今年30岁的小周是湖北人,在义乌义亭镇的一家小公司做安装工。去年8月的一天,他在安装空调管时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导致脚踝骨折。由于小周长期在多个工厂干活,并没有和企业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所以无法做工伤确认。
这样一来,小周在治疗、康复期间的医疗费和误工费,根本没办法向老板要回来。无奈之下,他找到了义乌市总工会,请求帮助。
职工服务中心为小周提供了法律援助。今年3月初,他的案子在仲裁庭开庭了,仲裁员正是王冶清。
“开庭确认劳动关系是很快的,但劳动者确认劳动关系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工伤补偿,接下来确认工伤要花费很长时间。”王冶清说,按照正规程序,在仲裁庭确认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做工伤确定需要各种手续,时间长的甚至需要近一年时间,这期间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劳动者来说太折腾了。
“我们要想办法减轻劳动者的负担。”这时候,王冶清发挥调解员的作用,在开庭结束后,当场进行调解。在王冶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下,企业主当场补偿小周1.2万元,还有一万元将在4月4日前支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会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在习近平同志调研后,义乌市总工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关注职工权益诉求,将维权的重点从劳动经济权益向多种权益转变;维权机构不再是单一依靠市总工会,而是在基层建立维权服务站,形成立体的服务网络;“关口”前移,将维权时序从事后维权向事前维权转变……
2000年10月至2013年12月底,义乌市总工会共受理投诉案件4869起,调解成功4552起,成功率达93.5%;阻止和化解群体性恶性事件33起;免费为职工出庭仲裁代理226起,出庭诉讼代理321起。共为职工追讨工资、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一份周到贴心的关爱
如今,社会化维权的义乌模式已经在全省推广。
我省各级党委和工会组织认真组织落实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依法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我各省市、县(市、区)两级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已全部建立。
省、市总工会加强源头参与,为工会参与调解劳动争议工作提供制度支撑;县(市、区)总工会,积极参与劳动争议,尤其是集体性劳动争议的调处工作;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广泛建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处理基层工会难以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企业大力推进基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建设……一张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的工作网络在我省建起。
截至去年底,我省已建立乡镇(街道)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300多家,处理案件39000多件;已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75000多家,处理案件32000多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完善、企业主和职工素质的提高,劳动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如何满足新时期劳动者不同的诉求,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也在积极探索。
几个月前,义乌市总工会收到一封感谢信。写信的人叫角琼所,云南曲靖人,在义乌打工。这位刚刚当上父亲的小伙子,对于市总工会的及时相助满怀感激。
和所有父母一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一件喜悦的事,但角琼所的喜悦却在妻子临盆之时被打破了。他的妻子因为高血压要提前剖腹产,却不幸引起急性肾衰竭,急需抢救治疗。刚出生的孩子也由于肺部没有发育完全,靠呼吸机才能维持呼吸。整个抢救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
突如其来的难题,让这个原本就比较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角琼所跑了很多地方求助,都没有结果。焦虑之中,他给义乌市市长信箱写了一封求助信。原本以为又是一次石沉大海,但没想到第二天,市总工会领导就来医院探望,在角琼所递交了困难帮扶的相关材料后,总工会送上6000元救助款,以解燃眉之急。
像这样的帮扶,如今也是各级工会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心理咨询、职业介绍、医疗互助保障……劳动者在我省大部分乡镇(街道)都能享受到越来越周到的贴心服务。
刊于2014年3月21日《浙江日报》
记者: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