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曾经工作过的浙江省,有个小城叫义乌,号称世界‘小商品之都’,现在有几千名非洲商人常驻那里,从事中非贸易。”12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企业家大会上的深情回忆,再度让义乌这座小城,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不少媒体好奇: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浙江的这个县级市,在短短一年半时间三次被习主席在国际舞台点赞?
新华社报道,去年6月5日,在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时,习主席讲述了一段义乌“佳话”: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有一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家餐馆,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诠释了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
去年9月26日,习主席会见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再次为义乌“代言”:当前中欧货运班列发展势头良好,“义新欧”铁路计划从浙江义乌出发,抵达终点马德里,中方欢迎西方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
寻常百姓的奋斗打拼,如何飞入了中南海?习主席又为何反复点赞“小城”义乌?细细品味习主席的回忆,颇见情怀。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首先,他非常肯定义乌发展的成功。其次,习主席讲述义乌故事,切入口很小,从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展开。倾听者能明显感受到,他讲述时由内而外的喜悦甚至兴奋。一位大国领袖对人民奋斗征程的感同身受,跃然纸上。这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人乐见人民创造财富的伟力喷涌而出,乐见人民的创业取得成就。这也是一份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对实现中国梦、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沉期待。
屡次获赞,固然让义乌、让浙江兴奋不已,但值得思索,为什么是义乌?义乌是个创造财富、创造奇迹的地方,它是一片属于普通人的创富沃土。实际上,整个浙江都是这样的创富天堂。这是浙江最具魅力的气质。今天,浙江正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习主席的“点赞”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怎样继续呵护普通人的创业梦想,怎样保住这一片热土的创业激情,怎样完善公平高效的创业环境?
透过历史的风尘,浙江的经验、义乌的经验,实际上如出一辙,归根结底就是市场和人民的力量。义乌并无特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但可以聚集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在浙江,有太多类似传奇。浙江何以能够?根本原因,在于浙江在全国较早地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浙江人民有着务实、崇商的文化传统。一旦市场的桎梏被打破,人民群众中深藏的伟力,就勃发而不可收拾。浙江人民的这一份创业勤劳、智慧、激情,至今仍在不断书写新的传奇。
期待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继续推进。浙江要有勇气,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以市场的力量激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资源。改革进入深水区,留下的都是“硬骨头”,要砍掉的很可能是政府自身的权力。舍不舍得,能不能够,做不做到,这是对改革诚意的检验,关乎未来空间。要以“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为突破口,撬动政府自身改革,切实推进简政放权。
期待网上网下联动,走出市场新天地。这几年,浙江互联网经济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正在和传统经济发生着妙不可言的“化学反应”。“十三五”时期,一方面要改造升级传统市场,推动实体市场“走出去”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网络市场,推动实体市场上网,统领网上网下,继续占据优势。
期待贸易方式创新。市场是浙江经济的灵魂和命脉。要健全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加快推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加快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跨境电商实质性大发展,深化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通过更好的贸易方式和平台,帮助浙商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释放市场力量,打破市场桎梏,迸发人民智慧,这片土地可以继续“无奇不有、点石成金”地创造奇迹。
2015年12月12日《浙江日报》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