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0月31日讯(记者 龚成浩 编辑 楼菲莉)四十里蔗糖飘香,一块红糖甜如蜜。“又到一年红糖季,义乌的空气都是甜的。”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据(康熙)《义乌县志》纪录:“顺治年间,从温州得种(糖梗),乃竞栽种之。”从而开启义乌的“甜蜜事业”。
古法榨糖 飘香十里
10月30日,记者来到了义亭镇西楼村。在糖厂内,记者观察到,红糖榨制过程分工明确,从入榨到熬制,再到自然冷却,直至最终的出糖。
古法榨糖
“熬糖是整个榨糖过程的关键,一共9口锅,浓度不断变大,一边烧得差不多了就舀到下一锅,糖的品质优劣,是否太老、太嫩?就体现于此。”熬糖师傅告诉记者。
直至最后一锅,熬糖师傅舀起一勺,糖水已浓缩为糖浆,浇淋在一旁用竹篮装着的麻花、“炮筒”、蛋卷上,待糖浆风干凝固,你会发现,自己的味蕾再也按捺不住了。而同时,你会发现发梢、鼻尖、唇角都弥漫着糖香。想要得到细软的红糖,师傅则会将出锅的糖浆浇至一个木制的槽内,用长柄滚筒反复“铲、滚”,十多分钟后,新鲜的古法制糖所生产的红糖就出品了。
义乌红糖制作工序主要由糖蔗入榨、9锅熬制,再到搅糖、浇糖、固糖,工序百年之来并无大变,如此熬制出的红糖色醇味美。近年来,西楼村自发改造了制糖厂,用价格稍高的锯木屑取缔了干柴,并增加了4道过滤工序,减少大气污染的同时,确保了红糖品质。
西楼的红糖素来供不应求,杨玫是村里“红糖电商第一人”,在她家中,空旷的客厅摆满罐装、礼盒装的红糖产品,杨玫正有条不紊地为它们贴上自家的标签,今年的红糖季,杨玫主动改变了思路,逐渐将散装红糖产品向精品化发展。用她的话说,“农产品也要有品牌意识。”
新式榨法 绿色环保
义乌古法榨糖的工艺闻名遐迩,那么,3.0升级版红糖厂是怎么样的?位于义亭镇白塔塘村的榨糖厂,是义乌市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办的一个红糖加工示范基地。与一般红糖厂不同的是,除了红糖加工区,还有休闲区、红糖文化介绍馆等,优美整洁的环境让人感觉来到了一个旅游服务区。
红糖加工示范基地
“冲洗的糖庶再拿去榨,可以大大减少糖梗汁中混入泥土等杂质,这是减少红糖成品含杂质量的第一步工序。”红糖加工示范基地负责人王义民介绍,没清洗干净的糖庶是不能送进榨汁区的。
红糖加工示范基地
在糖蔗榨汁区,新式榨汁机出来的糖梗汁从机器侧面流出,滤网过滤后,经一条管道流入过滤池。糖渣通过一条输送纽带运送至打包压缩机旁,被打包压缩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糖渣方块。王义民介绍,这些糖渣一部分将运往菌菇生产基地作为培养基质再利用,还有一部分则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榨糖厂内共有4条红糖生产炉,4台生物质炉灶,而只需一名操作人员。王义民告诉记者,这种生物质炉灶用的是生物质颗粒,不同于传统的柴火燃烧加热,不仅使燃烧更充分,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火候大小,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空气污染。
走进红糖产品展示区,各式红糖产品让人看花了眼。“红糖酥饼、块糖、桂花红糖、枸杞红糖、花生红糖等,产品系类很多。”王义民告诉记者,如果要热乎乎的红糖产品,可以直接到包装车间拿,刚“烧出笼”的红糖产品味道更佳。
“红糖飘香”精品线 助力乡村振兴
红糖,是老义乌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纽带,“红糖飘香”精品线,就变得格外有意义。围绕“中国众创乡村”,以特色的产业基础,深入挖掘红糖文化,以点带面的形式,通过沿线景观的提升、资源的优化整合及高水平的开发建设,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打造集红糖种植加工、文化传承等为一体的“红糖飘香”农情体验精品线。
“红糖飘香”精品线位于义乌市义亭镇,线路总长约19公里,精品线依托四海大道、吴畈线、义杭线等主要道路交通。精品线自义亭镇出发,沿途经过早溪塘、西楼、畈田朱、杭畴、缸窑、白塔塘等二十余个村庄。
以生态农业为核心,以红糖文化等地方文化为特色,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引领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形成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研学等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特色区域,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据了解,今年“红糖飘香”精品线沿线已成功招商并落地正大中央厨房、森山健康小镇、布谷鸟农业生态园、缸窑安徽商会的生态果园、杭州鹿野旅游公司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5个项目,已签约缸窑民宿、“夜未央小镇”2个项目。洽谈中的项目有3个,其中“绿茵创新小镇”项目,合作投资框架基本确定,目前正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梅陇里农业招商项目、义宝稻田农业生态园项目正积极与投资方对接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