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6日讯(通讯员 张旦萍 商报记者 龚盈盈)11月底,义乌市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生态环保“成绩单”:市区空气质量AQI优良率91.4%,仅次于磐安县位居金华第二。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人大监督体系的助推。
持续聚焦,生态始终是主题
生态环境治理主题一直是市人大关注的重点。今年,市人大继续聚焦“生态环境”。3月初,召集市环保局、农林局、水务局等9大部门联合召开环境状况调研座谈会,深入剖析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3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前完成情况报告》,提出要强化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明确部门、镇街生态环保责任,提高环境工作在年终考核中的分值权重。要求政府对扬尘、尾气、水质、土壤、固废的整治应齐抓共管,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
7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询问会,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询问,分管副市长率创建、环保、农林等15个部门及镇街行政负责人到会应询。会议坚持问题导向,形成详细的“问题清单”,并在一定期限内由市政府研究解决。10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再次聚焦“生态”问题,听取市政府关于“蓝天保卫战”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在市人大强力助推下,市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积极将问题落实到具体部门,每月统计落实情况,强化督察、跟踪问效。
上下联动,织就生态“保护网”
为了将监督延伸到全市镇街每个角落,市人大建立镇街落实环境情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制度,将6个镇作为报告制度试点,率先推开人大监督工作。同时,全市各街道人大工委按照市人大统一部署,有步骤、有计划开展人大代表视察,在选区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督察。
与此同时,市政府在市人大推动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百日攻坚”行动。各镇街、相关部门抓生态环保工作积极性高涨,力度明显加大,实现了三大转变:从认识提高转向行动自觉,从被动落实转向主动作为,从点上推动转向举一反三。11月23日,正是“百日攻坚”的第100天,义乌生态环保5大攻坚任务取得了较大成效,部分工作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固废污染环境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是市人大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又一重要抓手。今年5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上下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此项检查。以城镇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业固废和农业废弃物防治、危险废物监管和进口废物管理为重点,开展实地察看、定点监测和随机抽查。执法检查专门成立检查组,由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工委及部分市级人大代表等为成员,全市14个镇街联动参与,环保、城管委、农林、公安、海关等12个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并向执法检查组进行专题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各部门“一盘棋”,市级-镇级-村级实现“三级联动”,真正在义乌市域范围内织就了一张严密的生态保护大网,人大监督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巩固成果,常态治理见真章
目前,市政府已经形成了定期绩效评估、治理实绩展示、实时动态播报等常态化管理机制。从最新的监测数据来看,义乌的常态化管理卓有成效。
对于这一系列体制机制,市人大常委会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构建义乌区域环保大格局。在新环境法的要求下,义乌要率先作为,进一步整合环境业务职能,加强长效管理机制的运作,加大环保队伍建设。希望市政府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强化职责、协同作战,把义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