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作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像改革的春风一般,吹拂过义乌这座日新月异的小县城,为经济水平日益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义乌带来新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
风雨四十年,义乌从浙江中部的一个贫瘠小城,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上演着一幕幕“鸡毛飞上天”的“传奇”,而随着改革开放为义乌这座小城注入活力,精神文明也逐渐在这座“电商之城”生根发芽。
斑马线,被誉为道路上的“生命安全线”,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底线”。十年之前,在义乌的大街上,还可随意看到行人乱穿斑马线、闯红灯、扎堆过马路等“靓丽”风景线,时不时还能看到司机与行人“本色”出演“速度与激情”,而如今,“红灯停绿灯行,见了黄灯等一等”早已深入人心,司机遇见行人“停一停”,经过斑马线“减一减”也摇身一变,成为焕发正能量的风景线。不难看出,义乌一步一脚印,正在迈向文明城市的路上。
斑马线,它同时还是一座城市的“时间线”。对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说,透过斑马线上的文明礼让,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发展史。从不文明到文明,从乱穿马路到井然有序,市民的素质正稳步提升着,义乌,也离文明城市越来越近。
对于笔者个人来说,斑马线就像记录岁月的摄影师,拍下了一批又一批来来往往的人群,也记录着我对文明的理解。从前,笔者认为行人与司机能够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法规过斑马线,这就是文明,而现在,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一种规范,而文明更应该是一种风范,一种在整个城市中都能随处可见的风范。应该是司机自觉礼让、行人自发遵守交规,不是因为这么做会被处罚,而是因为这么做会方便他人、会传播正能量,会让这个城市的交通环境再安全“一点点”,这个国家再文明“一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需要我们一起从思想上转变,在行动中实践,让我们以文明为刀,劈开前进的荆棘,播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种子,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