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 新产业 大智造

发布时间: 2018-12-18 11:28:53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王婷 盛英杰 盛庆乐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2月18日讯(商报记者王婷 盛英杰 盛庆乐)40年,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朵一闪即逝的浪花;但浓缩到一座城市的发展史来看,就显得波澜壮阔、水光潋滟,令人激情澎湃。

  三鼎集团自动化缎带生产线。

  市场是义乌这座商城的“命根子”,工业是义乌商船的“压舱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义乌在既无工业基础,又无外部支持的背景下,无中生有,点石成金,兴起前所未有的工业发展热潮,依托小商品市场优势,大力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围绕市场建工业,义乌工业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裂变”,在全球范围打响了“义乌制造”的品牌。

  赵龙集团产品。

  因市场孕育而萌发,因改革创新而壮大。40年来,一幅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恢弘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焊花飞溅、机器轰鸣,一家家企业由小及大,一批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一个个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既有“顶天立地”的企业占领国际市场制高点,也有“遍地开花”的中小企业助推市场持续繁荣。

  今日之稠州,工业引领强市梦,扬帆破浪志气昂。

  由弱到强

  走进浪莎集团的展厅,只见这里陈列着一些袜子生产机器。从一百多年前的袜子机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半自动织袜机,再到如今的自动化设备。这些袜机的更新换代,正侧面反映着义乌工业发展的蝶变:在市场带动下,一批包括浪莎在内的以生产生活消费品为主的制造业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及强。

  改革开放之初,义乌率先开放市场,抢占了先机,在广纳四海客商的同时也催生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加工生产小商品的私营手工工场。这些小作坊式的生产,“前店后厂”的模式支撑着义乌市场不断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义乌‘引商转工’,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依托市场发展小产品加工业。几乎每家的摊位后面都有小作坊,小点的有几台机器,大点的有十几台机器,义乌工业蓬勃发展。”浪莎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现在义乌依托的支柱产业,比如饰品、内衣、袜子、吸管等,都可以在那个时候找到雏形,如果没有那时的产业一跃,现在的义乌就会失去发展后劲。到2006年,义乌已拥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走上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化发展之路。

  随着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机器设备越来越先进,手工业作坊开始向私营企业转化,越来越多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开始涌现。

  把小得不能再小的吸管做到极致的义乌市双童吸管有限公司,是义乌行业“单打冠军”中的一个生动典型。在过去的24年里,双童凭借“以小博大”的专注和聚焦精神,不仅在吸管领域建立了国内外多项行业标准,还把自己的吸管远销到了日本和欧洲各国。经多年发展,双童在工业用地、厂房面积、设备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今,其产出效率比2005年增长了6倍,在员工精简了40%的情况下,人均产出率增长了8倍。

  双童吸管现代化车间一角。

  在一部分企业“异军突起”的同时,义乌的制造业也随着私营企业间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块状经济。“衬衫之乡”大陈、“箱包王国”廿三里等由此而来,针织袜业、饰品、服装、工艺品、拉链、化妆品、文化用品、玩具等20多个优势行业呈百花齐放态势。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行业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丰富内涵,向产业集群转型。服装制造业被列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分行业的省级试验田,饰品、化妆品、箱包等“微谷”的打造,为义乌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逐步向集约型经营、中高端制造转变。

  由轻及重

  套上蓝色的塑料鞋套,走在通透的走廊上,隔着明亮但密闭的玻璃窗,可以清楚看见:绿色锃亮的防尘地板上,一台台电脑、先进仪器整齐竖立,一个个身穿蓝色连体工作服的工人正在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紧张忙碌……若非亲历亲见,就难以想象,在原本以服饰、针织为主的工业重镇苏溪,竟然有着如此高端先进的生产场面。这是义乌信息光电高新园区华灿义乌分公司的生产车间现场。

  华灿光电生产车间。

  华灿只是高新区的一个缩影。几年前,苏溪的东北面还只是一片荒凉的山头,如今却已是大楼林立,厂房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似乎在一夕间,被誉为“世界超市”的义乌多了一张新名片———光源科技小镇。汇聚了华灿、瑞丰、木林森三大LED行业龙头,集结了爱旭、东方日升等一批光伏产业项目……

  40年来,义乌工业正在发生从小到大、由轻及重的巨大转变。如今在虎口夺食抢项目、招商引资的“一号工程”下,实体经济版图已然发生变化,“轻工业”变得愈发“厚重”。以日用消费时尚、信息网络经济、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健康四大战略产业为着力点,以大项目引领产业转型,以产业集聚提升发展质效,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产业集聚正在义乌频繁上演。

  “引来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东北面有“世界光明之都”、西南面有绿色动力小镇,西面有森山健康小镇、康地·华统健康食品小镇,北面有春风桃李大陈小镇……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伴随着总投资近300亿元的吉利项目的落地生根,赤岸镇石城村从原先几乎没有外来人口、没有任何商业配套的小村,现今发展成为半数都是外来人口,饭店、超市等配套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新农村。村民们乐在其中,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样的变化,仅仅只是吉利义乌项目在当地产生“蝴蝶效应”的一个小的案例,浮现在其后的,是整个镇区乃至整座城市都在发生着的历史巨变。

  在大力培育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义乌的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食品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千亿级平台格局已经打开。

  森山健康小镇铁皮石斛基地。

  数据显示,1975年义乌市仅有139家企业,产值4579万元;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40793万元,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工业总产值更是增长了10倍。而今年,义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89.6亿元,同比增长11.6%,近五年来增速首次达到两位数。

  强根固本,枝繁叶茂。40年的潮起潮涌,敢闯敢拼的义乌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书写了一段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辉煌历史。而如今,经历着一次次的嬗变,义乌依然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精心铸就“义乌制造”金名片。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