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五”,浙江前四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势平缓减弱,年均增量保持在8400亿元左右,2015年受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等因素影响,全年仅增加6292亿元,比前四年年均增量低2108亿元。
其中,社会融资规模的支柱——银行贷款的增速明显下滑。
“十一五”时期,浙江省银行表内贷款年均增长22.5%,年均投放6035亿元,2009年分别以32.4%的余额增速和9597亿元的投放规模创下历史峰值。
进入“十二五”,浙江省银行表内贷款年均增速快速下滑至10.4%,年均投放规模减至5831亿元。
浙江一位国有大行人士4月13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浙江地区很有代表性,由于产能过剩和转型升级,找不到太多可以投放的好的行业,“所以各行都将个人贷款列为重点,把个贷投放位列同业第一作为目标,还有消费贷也比较重视,对实体行业比较谨慎。一季度的信贷投放中,公司贷款主要是政府项目、房地产、大型制造业;个人贷款则集中为个人住房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另一位股份行浙江分行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由于浙江区域传统低端制造业严重过剩,所以该行偏好政府项目贷款、个人贷款等较为安全的项目,据他估计该行的政府项目贷款超过一半。“银行对于实体经济还是比较谨慎的,当然还是会支持利于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的项目。”
但银行信贷大幅下滑也有直接融资上升的因素。“十一五”时期,浙江省在银行间市场融资、债券、股票发行三种融资方式年均占比为93.4:1.7:2.8,进入“十二五”,三种融资方式年均占比调整为76.4:13:5.3。其中,直接融资占比上升了13.8个百分点,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的现象有所改观。
六城金改各具特色
根据国家以及浙江省的相关部署,浙江先后在6地开展金融改革,且六地金融改革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