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6年>最新报道 正文

【浙江法制报】“洋娘舅”会一口麻溜的义乌话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原标题:“洋娘舅”会一口麻溜的义乌话 这支“歪果仁协管队”已成商城平安生力军

阿酷(右一)戴起红袖章参与治安巡防

  在义乌市公安局稠城派出所里,一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头发微卷的洋面孔,正在帮民警做翻译,向一位外籍人士解释着境外人口办证的一些手续和流程。

  忙完这一阵,他回过头,用几乎不带口音的中文和记者打起了招呼。“你好,我叫阿酷。”嘿,这名字,果然和他头顶戴着的墨镜一样酷。

  阿酷是稠城派出所“歪果仁协管队”(“歪果仁”为网络用语,谐音“外国人”)的队员之一。近年来,随着义乌的“洋面孔”增多,城市治安面临语言不通、风俗习惯有差异等难题。为了加强外国人管理,稠城派出所结合实际工作,在今年9月份组建了这支近20人的“歪果仁协管队”,来协助警方执勤处警。

  他与民警结缘

  阿酷是巴基斯坦人,15岁就来到义乌做生意,在义乌生活已有16年,他是“歪果仁协管队”里,在义乌时间最久的队员。

  阿酷来到义乌,是因为一个中国“梦”。他说,中巴友谊源远流长,他在小时候,就一直很向往中国。一次,他睡觉时做梦,在梦中见到了中国的粉墙瓦黛、美丽的风光、繁华的城市,于是,他决定来中国。他先后去过中国的十几个城市,但最终还是留在了义乌,并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在办手续的过程中,阿酷认识了稠城派出所的民警季军雄。几次交往后,阿酷直爽地问季军雄,“我能不能和你学习在中国生活的技能?”很快,他们两个就成了朋友。

  在稠城派出所辖区的境外人口中,阿拉伯人占了一半以上,他们大多用阿拉伯语沟通,会讲英语的并不多,季军雄和不少同事虽然都会说英语,但不会说阿拉伯语,沟通中经常遇到困难。因此季军雄常向阿酷寻求帮助。在语言天赋这方面,他自叹不如阿酷——阿酷又会说英语又会说阿拉伯语,来到义乌后,又学会了中国话,更让人咋舌的是,他竟然还学会了讲挺拗口的义乌方言!

  事实上,像阿酷这样热心的“歪果仁”,在义乌并不少。从2009年开始,几位来自巴基斯坦、土耳其、也门的外国友人,也主动来到派出所,帮民警与其他新来的外籍人士沟通,有时还会帮忙去巡逻、清查。

  “洋娘舅”帮大忙

  今年,这支队伍终于有了组织,稠城派出所在G20杭州峰会前,将这些热心的外国友人组织起来,组成了一支“歪果仁协管队”,定期参与民警的出勤出警,协助一些涉外的清查和办案工作。

  阿酷在这支协管队里,还有一个身份——“洋娘舅”,在调解纠纷上,他是一把好手。

  2014年时,有两名叙利亚人,喝完酒之后起了小矛盾,打了起来,其中一人把对方的车砸了,事情闹到了派出所。没想到,半个月后,两人又遇上了。被砸车的人,心里还是窝火,随手抄起一个家伙,冲上去砸了对方的脑袋后,逃走了。几天后,这名伤人的叙利亚人被警方找到,季军雄找来了阿酷,让他帮忙一起调解。

  阿酷了解到,这两人和自己有相同的宗教信仰。那天晚上,他花了整整3个小时,给两人讲了很多关于信仰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大家都有家庭、亲人,都有要照顾的人,无论谁受伤了都会有人伤心。两人听着听着,最后流下了眼泪,主动起身拥抱了对方,真诚地相互道了歉。

  “如果仅仅是我们民警调解,这个案子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季军雄说,像阿酷这样的“洋娘舅”,帮着调解了好几次矛盾纠纷,不仅给境外人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也使得调解氛围融洽了不少。

  阿酷说,加入这支队伍,不仅让自己融入了这个城市,在城市里找到归属感,更是为这个城市的平安出了一份力。道别时,阿酷还秀了一把麻溜的义乌话,“我爱义乌,义乌是我家,我是义乌人!”这几句标准的发音,让义乌本地人都竖起了大拇指。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