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9年>最新报道 正文

【浙江在线】寻找记忆里的乡愁 义乌春节年俗做起“加减法”

发布时间: 2019-02-11 08:06:24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见习记者 方涛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吃红馃,更红火;吃发糕,步步高;吃卤笋,百事顺……”回到久别的家乡,新年民谣勾起记者对家乡年俗的回忆。大年初四,记者加入“拜年大军”,来到义乌大伯父家拜年。

  “今年过节不收礼” 轻装上阵拜大年

  “今年过节不收礼”,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义乌家庭春节拜年的真实写照。

  记者来到大伯家,往年堆满礼盒的大门口,今天却显得干净整洁。“往年上门拜年免不了提上几盒高档烟酒或保健品,虽然好看却太不实用。有时候送出的礼品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自己手上……”操办家宴的大伯母摇头说起过去逢年过节的“亲情负担”。

  近年来,在几位长辈的建议下,“轻装上阵”成了家里拜年贺岁的新规则。减去了客套的负担,大家都说这年过得也更轻松欢乐,纷纷主动为家宴做起了“加法”。宁波工作的姑父挑了几只红膏炝蟹,记者也从杭州带来了酥鱼和酱鸭。这些来自全省各地的年味被端上餐桌,为今年的家宴增添了几分惊喜和期待。

  “特产不要带多,今天吃完最好。”大家刚一入座,厨房里传来大伯母的叮嘱。

家庭合影

  舞起龙灯贺新禧 传统年味“新玩法”

  老底子的年味隐藏在乡镇。下午,记者和家人一起来到了义乌城西街道山翁村,寻找记忆里熟悉的年味。迎龙灯,是义乌春节最隆重传统活动,通常全村村民都参与。长龙灯,不仅象征着人丁兴旺,也寓意来年风调雨顺。

  村民吴琦今年幸运地被抽中“扛龙头”,作为义乌市徐江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他对今年迎龙灯的变化赞不绝口:“以前村里迎灯,鞭炮放得震天响,污染环境不说,每年都有孩子误伤。今年‘双禁’扎实落地,村民也都自觉遵守。其实只要大家一起热热闹闹,来年一样红红火火。”

  虽然早已在城里定居工作,但对吴琦来说印象最深的新年记忆是在爷爷家过年。“小时候过年我常跟着爷爷听年戏,戏文虽然听得一知半解,却依然津津有味。”村里前年修建起文化礼堂,每年的“村晚”让他重新有了儿时的过年体验。此外,义乌传统的年戏、评弹与村民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同台竞技,也让传统年俗玩出了“新花样”。

  大红灯笼高高挂,阖家团圆、龙灯舞动,义乌依然充满着新年气氛。短短一天,记者感受到了家乡春节年俗的变化:少了客套与浪费,多了真诚与分享;少了烟花爆竹的喧嚣,多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礼堂新年节目。随着商城义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故乡新春的年俗也变得越来越包容、多元、与时俱进。而唯一不变的,则是越来越好的生活和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浓浓乡愁。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