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2月19日讯(记者 龚浩敏 实习生 毛阳成)离一年一度的高考越来越近,一些考生不免会出现相应的焦虑症状,轻则情绪低落、失眠不断,重则抑郁,似发疯状。近日,诸暨市就发生了一件因“考前焦虑”而引发的事情。
该事件源于诸暨一高三学生小周,在春节假期期间因无法忍受亲戚询问成绩,为避免长辈们的“灵魂拷问”,小周选择闷在家里打游戏,小周母亲李女士便让小周开始走亲访友,并禁止小周玩游戏。面临高考巨大压力的小周,竟然情绪失控地做出了咬伤母亲的疯狂举动。事件发生后,诸暨民警立刻介入进行相关调查与劝说,冷静下来的小周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向母亲道了歉,李女士也表示理解小周的行为。
针对此次事件,近日,记者专门咨询了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医生丁仁峰,丁仁峰就造成此次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考前焦虑”做出了答复。
正确认识考前焦虑
丁医生告诉记者,考前焦虑几乎是每个学生都会经历的情绪体验,基础焦虑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发挥应有水平,但是无焦虑或者过高的焦虑则不利于考生能力的正常发挥。
此次高三学生小周咬伤母亲事件,一定程度上也是小周“考前焦虑症”的表现,加之其他外在因素的推动,导致这次不理智的极端行为的发生,小周没有正确对待焦虑情绪,盲目激化乃至做出失常行为。
如何应对“考前焦虑”
家长:别把期望当要求
承担着高考升学重重压力的高三学生们情绪上本来就不太稳定,背负着家长殷切期望的孩子们往往会因为父母制定的过高考试目标压力倍升,这与父母过高的期望值紧密相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龙凤之才,家长们应当遵循孩子自然成长发展规律,不可盲目跟风,对孩子施加能力范围之外的要求,这无异于“拔苗助长”。
为此,丁医生建议,家长不要过度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应当扮演好后勤保障的角色,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做孩子最真诚的倾听者,防止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这才是家长们目前应该做的事。
老师:缓解紧张气氛,做好心理辅导
“隔壁班都在努力学习,你看看你们在干嘛”,“看看墙上贴着的高考倒计时,就这么几天了,你们还不会”……这些都是考前老师常说的话。
对此,丁医生说,考前学校老师应尽量缓解紧张的气氛,让学生以一个轻松的状态迎战考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每周给学生做一次心理辅导或者是心理讲座,调节考前焦虑紧张心理。
学生:降低期望值,做到劳逸结合
考前焦虑,归根结底还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丁医生认为考试结果不由个人把控,影响考试的客观因素很多,因此有考前焦虑症的考生降低期望值才是面对考试的正确方法。
其次,一定要做到劳逸结合,让自己获得充分的休息。良好、充足的睡眠是考生能够以一个好状态迎接考试的前提,也是克服考前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考试前夕,压力过大时可以养成中午小睡,夜晚按时睡觉,不要熬夜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