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22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佳丽 通讯员 魏干)“您好,我是您的民情民访代办员,根据法律规定,您向我院反映的诉求,不属于检察院受理范围。”
“那我该咋办理呢?我以为检察院都可以监督呢!”
“别急,虽然您的事项不属于受理范围,但作为您的民情民访代办员,我们已经和归口单位联系过,并作了职责上的具体对接,保证您不空跑!”
连日来,不少群众前往义乌市检察院反映诉求时,虽然诉求并不属于检察院受理范围,都能得到民情民访代办员的及时明确答复。
推进民情民访“代办无缝隙”
为深入开展民情民访代办工作,市检察院以“三服务”为抓手,扎实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和党组成员接访值班制。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以周为单位值班接访,值班党组成员为接访总负责人,控申分管领导为接访总协调人,采取“谁接待、谁负责、谁处理”原则,对于每一起涉检信访,明确包案领导、首办责任人和办理期限,尽力将群众诉求当场解决、限期办结,努力做到接访、处访“一站式”服务。
对于检察职责之外的民情民访,市检察院安排了5名代办员轮流开展代办业务,负责民情民访问题解答、释法说理和归口程序引导等工作。同时,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置民情民访代办员工作室,为代办员接待民情民访人员、开展矛盾化解、教育疏通等工作提供场所。
日前,在处置廿三里街道李某举报村支书挪用资金一案中,李某对市检察院民情民访代办员将其信访件分流到街道的处理方式有想法。代办员了解这一情况后,专程上门为李某做法律宣传解释,并与街道信访部门联系对接工作,后李某对代办员的代办态度和代办结果非常满意。
对于民情民访人员通过来访、来信、网络、12309举报电话等方式反映诉求的,本着“接手不甩手,代办不转办”原则,民情民访代办员做到件件民情民访事项与归口单位有电话沟通联系、与问题反映群众有及时明确答复、与办理主体有职责无缝对接。
提供暖心人性化代办服务
“让群众不空跑,诉求有处可寻,这才是真正的便民利民举措。”市检察院相关责任人表示。据悉,市检察院与党委、人大、政府中具体负责信访工作的部门建立日常联络工作机制,细化分工职责、协作配合的具体举措,协同做好代办事项分流、对接和移交工作,确保民情民访人员“一次不空跑”。对于身体患病、残疾或者年老体弱的民情民访人员,代办员坚持更人性、更高效的便民利民原则,提供更贴心、更暖心、更舒心、更放心的帮助和服务。
据悉,市检察院民情民访代办制度运行一周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8件72人。对其中涉检业务的13件17人,12309检察服务中心均现场给出答复;对其中涉检业务之外一般民情民访的45件55人,民情民访代办员在与归口部门联系沟通、进行具体职责对接后,均第一时间将处理意见答复信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