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12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这段时间,鲍正浩可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搬迁到国贸学校实训基地的公司进展顺利,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两个专利产品,预计年产值将突破千万元。“如果不是人社部门引路,我们一下子到哪里找这么好的场地资源,更别提正常生产营业了。”饮水思源,他对人社部门在把企业“搬”进校园期间所做的努力由衷点赞。
鲍正浩是义乌的一名汽车维修工,也是义乌志星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创办者,曾荣获全国交通行业技术能手、全国爱岗敬业汽车维修工楷模等称号。数月前,企业由于税收总额不高,之前租用的厂房到期后原房东拒绝续租。期间,他新找了几个场地,也因多种原因一一被拒,公司面临停业关门的困境。
义乌人社部门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情况后,对该公司做了详细分析,发现该公司虽然年产值只有数百万元,但自创办以来成功研发的20余个发明专利产品,帮助汽修行业从业人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行业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为帮助企业正常运行,人社局积极联系工业园区、实训基地和职业院校,协调解决场地问题。
而此时,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正好为技能大师“引进难”而着急。校方通过人社部门获悉此事后,当即表态:“拿出部分实习实训场地,把志星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同时,把鲍正浩大师工作室请进学校,开展学徒制实验班试点。”
双方一拍即合。鲍正浩大师工作室入驻国贸学校后,吸收学校相关专业老师为工作室成员,带领师生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科技发明、技能竞赛等合作。另外,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国贸学校汽修专业依托鲍正浩大师工作室开始学徒制实验班试点。
近日,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到义乌开展“三服务”活动时,走访了这家“建在学校里的企业”,对义乌人社局全力帮助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举措予以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