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9年>最新报道 正文

【浙江日报】污水如何不再犯雨水 浙江省探索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发布时间: 2019-07-12 09:12:23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王世琪 通讯员 朱智翔 张泽民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7月11日,全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现场会在义乌举行。去年5月至今,我省已累计有95个镇(街道)、210个生活小区和32个工业园区实现了污水零直排。

  污水零直排是通过截污纳管等方式确保污水与雨水区分,并经过处理达标排放。经过一年的努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浙江模式初步形成,但在推进过程中,地区不平衡、相关工作如何统筹推进、长效机制如何建立等问题相继涌现。我们离污水零直排还有多远?答案就在这些问题的背后。

  路子要因地制宜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在浙江是全省总动员,但因不同县(市、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步伐难以迈得整齐。怎么办?金华市义乌市和磐安县的经验值得借鉴。两地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却走出了两条各具特色的“零直排”之路。

  义乌走的是“精细化、大投入”之路。走进浙江思源丝网印刷小微产业园区,一套初期雨水回收系统引人关注。这是为了确保园区内污水零直排不留死角而安装的。“这里印染企业集聚,平常路面难免有污染物积累,一旦下雨,污染物被雨水冲走,雨水就变成了污水。”园区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可以将15分钟内的降水识别为污水,并引入污水管网,处理后排放。

  截至目前,义乌财政投入48亿元、其他渠道投入150亿元用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域366个区块中的95%已完成创建,预计今年7月底可全部完成。

  再观磐安,则是别样光景。“磐安作为欠发达县,在零直排区建设中投入资金有限,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金点子!”磐安县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厉旭阳说,其中最具磐安特色的做法要数“清扫井”。

  “清扫井”是住户门前的一处挡污设施,当生活用水流出时,非液态的垃圾、杂物等就被挡板阻隔滞留,仅污水进入地下管网。据了解,一个清扫井大约只需80元就能制成。目前磐安已有2万多户住户安装并使用。

  “方法模式需要创新,因地制宜是最好的方式。”省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理念须注重双赢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声音在过去一年从未停止。

  “这是对区域环境的一次综合性整治。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倒逼企业淘汰、提升、转型。”省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

  义乌后宅街道起航工业园区曾是个“低散乱”企业的集中地,园区内的企业废水处理不规范、环境管理不到位。当地以零直排区建设为契机,拆除企业之间的“围墙”、建设集中配套的公共设施,对原有产业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治和升级改造,企业得到了实惠,环境得到了改善。

  整治与发展的双赢同样发生在农村。长兴县水口乡是浙北地区有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人气集聚带动了经济发展,也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全力推进农家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治理生活污水。”水口乡副乡长丁利强表示,截至目前,水口乡已建成配套管网90余公里,实现农家乐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为水口的自然环境增色不少。“游客都表示水口的水更清澈了,回头客越来越多。”丁利强说,今年上半年水口乡旅游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20%。

  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正是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要义所在,也只有实现生态与发展的协调统一,才能高质量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长效靠科技赋能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不应止于截污纳管,雨水和污水是否能分别流入正确的管道更为重要,这就需要长期有效的监管。

  科技正为污水零直排的长效监管赋能。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以搭建“数字管网”、强化“数字监控”为载体的“数字治水”管理链条已逐步建立。

  杭州市余杭区东湖街道上马的“智慧管网项目”让“走错路”的污水都有迹可循。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控、自动预警、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针对性地解决地下管网管理的难点。一旦雨水管中的水出现污染物超标,工作人员便能通过系统马上定位出问题的管道,解决问题。

  无独有偶,舟山市2018年开发的“污水零直排智能化信息系统”,采用“互联化+云平台”技术,将建设资料整合为“一张图”,贯穿排查、建设、运行、监管全过程。目前,该市7个工业园区、4个生活小区和7个乡镇(街道)已使用该系统全面开展工作。

  据了解,今年我省的目标是将310个镇(街道)、800个生活小区、52个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随着建设进程高质量推进,我们距离污水零直排将不再遥远。”省治水办(河长办)副主任王以淼表示。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