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虒镇郭家坝片区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当地群众正在制作义乌运来的衬衣。
中国义乌网8月14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吴峰宇 实习生 季品娴)夏至时节,丰水期的岷江江水奔流而过,给汶川绵虒镇郭家坝片区带来习习凉意。“叮铃铃……叮铃铃……”7月9日一早,一阵急促的闹铃声准时从藏族妇女陈桔锐的手机响起。她放下手中的家务活,安顿好女儿,不慌不忙地出了门,径直地走向村口的福田街道—绵虒镇东西部扶贫协作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开始了一天忙碌。
“因为要照顾小孩,像我这样就出不得远门。”陈桔锐以前一直在家留守,去年家门口建起了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她就在车间上起班来,每月还能领1500元的加工费。其实,在汶川全域,同陈桔锐一样情况的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因多种原因“走不远,走不出去”的还有不少。如何让她们就近就业,也是当地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
自义乌与汶川深入扶贫协作以来,这道难题被义乌作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上了日程。去年,义乌围绕汶川所需,按照“党建+X”的帮扶模式,科学分析两地特点,按照精准扶贫扶真贫的要求,创新性提出“来料加工+产业培育”的方式,与汶川签订来料加工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帮扶汶川全面承接和培育来料加工产业体系,提升汶川造血功能,促进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在义乌鼎力相助下,汶川在全域共设立来料加工车间32个,总面积8830平方米,从事来料加工的各族群众超过千人,每人每月可增收1000元以上。
一根“红线”牵起义乌汶川产业承接协作“姻缘”
“嗡,嗡,嗡……”7月上旬,在绵虒镇郭家坝片区的福田街道—绵虒镇东西部扶贫协作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十几位缝纫工正脚踩缝纫机,手麻利地转动着从义乌运来的衬衣布料,不一会儿,一件成品就完工了。
作为汶川县致富“经纪人”,林福美是这家来料加工点车间主任。此时的她,正手把手教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志芳踩缝纫机制作衬衣。她告诉记者,这间来料加工车间,由义乌提供的扶贫资金援建,两条衬衣生产流水线成套设备,由义乌市福田街道捐赠,价值近30万元。目前,在来料加工点做工的都是当地闲置劳动力和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有40余人,其中贫困户6人,每人每月可领到加工费1000元以上。
一直以来,汶川闲置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转移就业难度较大。据汶川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汶川县留守在家的妇女大多数为30到60岁,由于年龄偏大,要照顾家庭,很大一部分劳动力不愿意外出务工。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大量妇女劳动力因照顾小孩、老人不能外出务工;更有故土难离、亲人难舍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外出务工……尽管闲置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转移就业的难题却成了汶川县就业扶贫工作的桎梏。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公里的义乌,“用工难”“用工荒”也困扰着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
一个“走不出去”,一个“招不进来”。解决就业和劳动力需求悖论,迫切需要一条“撮合”两地合作发展、互惠共赢的“红线”———这就是东西部扶贫协作。
汶川有所需,义乌尽所能。2018年,义乌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抓住培育和激活汶川内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输血”“活血”“造血”三管齐下,借助在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方面的成熟经验,提出在汶川建立来料加工扶贫车间,让当地各族群众承接义乌来料加工产品,得到汶川党委政府的积极响应。
当时,来料加工产业,对于深处川西北高原的汶川县来说,可是个新鲜“玩意儿”。市场前景如何?如何争取到稳定、量大、价高的订单?很多人充满疑虑。
在福田街道扶贫办主任、义乌市来料加工联合会会长周伟力看来,近年来,义乌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用工缺口大等实际问题,企业向外发放来料加工业务量也是越来越大,通过在汶川设立来料加工车间,义乌企业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扶贫帮困,单纯“输血”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想彻底摆脱贫困,归根到底还是要增强当地自身“造血”功能,而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无疑是增强造血的最佳途径。去年8月下旬,义乌与汶川签署来料加工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按下两地合作的“快捷键”。时隔一月,来自2000公里外,满载着义乌来料加工合作项目首批小商品订单到达绵虒镇大禹村的来料加工车间,标志着汶川来料加工产业全面启动,当地百姓的疑虑就此打消。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我一定当好这个带头人,带领和我一样的贫困户一起勤劳致富。”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来料加工扶贫车间主任陈忠说。
陈忠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去年,他作为首批来义参加来料加工技术培训学员,学成归来就一边培训村民一边承接义乌来料加工业务,又牵头建起了联合村来料加工扶贫车间。目前,该车间带动4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其中贫困人员8人。
据统计,自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7月10日,从义乌运抵汶川的来料加工产品已有15批次,共计100万件,其中,完成加工并发回义乌各企业的成品约70万件,剩余30万件目前已分发至各扶贫车间生产。
从设想到实施,从小批量到大订单,短短一年时间,在两地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汶川发展来料加工产业便从“纸上谈兵”走向现实,这就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强大力量。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根据汶川实际,加大对汶川来料加工的扶持力度。同时,为当地的贫困户和贫困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其就近就业创业,达到致富脱贫不返贫。”义乌市发改局(对口办)相关负责人说,以“义乌所能”补“汶川所需”,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跨越万水千山,携手打造对口帮扶“义乌模式”。
眼下在汶川,来料加工正成为当地贫困群众、富余劳动力、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就地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汶川县撬起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各族群众脱贫攻坚的新支点。
一座车间各族群众不出村有活干轻轻松松把钱赚
“刚派送完8万件无痕短裤加工任务,10万条质检合格的无痕短裤也已经发往义乌厂家。”在汶川川青甘高原物流园的来料加工扶贫车间总部,车间主任杨梅正在电脑上统计各乡镇加工点的一组组数据,详细记录着各加工点收发、配送、发运来料加工订单任务。
“大家手上做的手工品,是义乌运过来的原料,经过简单组装、加工,制作成为精细的小商品,比如蝴蝶结、无痕内裤、胸花等等,我们这里留守妇女、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能很快上手。”作为汶川县致富“经纪人”,杨梅多次到义乌接受来料加工专业技术培训,也是汶川县最先建立起来料加工车间的人。如今,在她的来料加工扶贫车间里,员工大多是威州镇、绵虒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留守妇女老人。
“以前来料加工只做头道粘胶工序,现在要完成五道工序,加工单价从0.39元一条,提高到了1.1元一条。”据杨梅介绍,随着当地群众加工技术的娴熟,来料加工正在从简单化一步步向专业化迈进。
威州镇七盘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苏学芳说,原先她在离家较远的绵虒镇上打工,自从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建到了家门口,她和附近的村民就来此上班,每月能领1500元的工资,既能上班又能照顾父母,大家对现在的工作很满足。“来料加工圆了我们的脱贫梦”,虽然还没有完全熟练手上的活,但苏学芳依然高兴不已。她指着摆放整齐的无痕内裤,掰着指头算起了“脱贫账”:“订单不停,我现在每天质检无痕内裤1000多条,一年下来也有万把块钱的收入。”
其实,在义乌还没对口帮扶汶川之前,“来料加工”对杨梅、苏学芳来说,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汇,甚至对于汶川广大干部群众来说也是如此。基于此,义乌与汶川两地党委政府意识到,要在短时间内让大众知晓、支持、参与来料加工,是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在当地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汶川县迅速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来料加工、产业专题宣传的热潮,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全县人人知晓来料加工的浓厚氛围,并出台相关扶持奖励方案,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汶川县发展来料加工、建设扶贫车间的决心,激发起全民创业干事的信心。
发展好来料加工扶贫车间,人才是关键。为建立车间技术骨干队伍,义乌市还与汶川积极协商,组织当地致富带头人来义乌学习来料加工技术,提升汶川来料加工经纪人承接来料加工的综合能力。截至目前,来自汶川10个乡(镇)的几十名致富带头人,在义乌市企业系统学习了小商品制作、服装生产企业的流水线工序和环节,掌握了“核心”技艺。
来参加培训的经纪人都是当地的致富能人,在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未来,他们既要做发家致富的模范,又要做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模范,引领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共同发展。在周伟力看来,这些致富能人回到汶川后,在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的同时,也会“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起发展,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记者了解,按照义乌-汶川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截至目前,在义乌的鼎力支持下,汶川已在全域建立了32个来料加工车间,其中标准化、上规模的乡镇车间9个,分车间23个,总面积8830平方米,购置并投产使用的生产设备共计80台,有千余名各族群众从事来料加工,其中大部分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特殊群体。
“来料加工扶贫车间保障了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有业可就、有钱可挣。”汶川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毛运兰说,从去年开始,该校陆续有10名学生到义乌跟岗学习,他们学成返校后,成为学校来料加工扶贫车间的技术骨干。今年3月,第二批2名学生又踏上了去义乌的“取经”之路。
从贫困劳动力到残疾低保户人员,从合作社成员到异地搬迁社区居民,从中职学生到聋哑特教生,汶川县的扶贫车间数量和吸纳人员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汶川群众的脱贫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宽。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来料加工产业在汶川落地生根。”汶川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小建说,发展来料加工像一支“造血”强心剂,既拓宽了义乌和汶川两地扶贫协作合作领域,也积极回应了汶川老百姓居家灵活就业的强烈期盼,为汶川群众脱贫奔小康跑出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