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义乌国际商贸城内一家圣诞用品商店的经营者朱爱娟(右)向外国客商展示样品。 新华社发
两位印度客商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试用电子黑板。新华社发
两位巴基斯坦客商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购艺术花盆。新华社发
翻开义乌的发展史,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义乌廿三里镇就有人于农闲时节,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敲糖换鸡毛。
随着“鸡毛换糖”的生意蔚然成风,甚至由此诞生了“敲糖帮”。“敲糖帮”是主营糖食品零售、采用敲糖换鸡毛之类经营方式的小商贩群体。“敲糖帮”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分工合作机制,每个糖帮都有领头的“老路头”和层层相属的“拢担”、“年伯”和“担头”。
在分工方面,有挑担做生意的“担头”,坐守在固定地点为“担头”服务的“坐坊”,制作糖供应“担头”的“糖坊”,招待帮中人的“站头”,向糖帮批发百杂货的“行家”,收购糖担货物的“老土地”等。
敲糖帮的活动范围很广,其贸易路线主要有南路、中路和北路3条。各条贸易线路均设有一定数量的中转站,以衢州和杭州两个中转站规模最大。衢州站头所属分站有二三十处,可以同日供应两三千副糖担的膳宿;杭州南星桥总站的陈泰兴糖坊,不仅从事糖担批发,还时常备有数百副空糖担以备帮人之需。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外出“鸡毛换糖”,依然是当地居民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到了1978年底,游走叫卖式的“货郎担”在义乌稠城镇、廿三里两镇开始演变为“马路市场”,当地居民在马路两侧摆起地摊,交易的商品也不再仅仅是糖,还有针线、发卡等日用小百货。只不过,此时这种行为还属于“投机倒把”,会被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严厉处罚。
转机发生在1982年9月。这一年,义乌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出资在县城稠城镇朱店街两侧搭起上可遮雨、下可摆摊的简陋市场设施。
这就是义乌的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饱含希望与生机,市场飞速发展壮大,到1984年,市场摊位已发展到1887个,年成交额2400万元。
此后,义乌小商品市场几易其址,不断扩大。到199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第一次跃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从此年年夺冠。
今天,义乌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45万户,是浙江省的十五分之一,全国的千分之四。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10件饰品中,有7件来自义乌;平均每10个人中,有4个人脚上穿着来自义乌的袜子,或衣服上有着来自义乌的拉链。无中生有、点石成金,义乌用小商品做成了“大生意”。无数的“中国制造”从这里第一次走出国门、漂洋过海,也由此奠定了“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