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
瓦利德,埃及商人,义乌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翻译。2008年来到义乌学习中文,2010年创办外贸公司,将各种面料、鞋料、五金等产品出口到非洲和阿拉伯地区,今年还将“进军”进口市场。在义乌经商生活十多年,他积极参加交通文明劝导、爱心献血、看望孤寡老人等志愿活动,用实际行动反哺这座自己热爱的城市。
中国义乌网9月23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黄玉洁)瓦利德十分热爱中国文化,扎根义乌十多年,在义乌阿拉伯商人群体中较有名气。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众多经营户送来的样品、中国和埃及元素纪念品以及在义获得的荣誉证书,这些点点滴滴显现出瓦利德与义乌深深的情结。
不久前,瓦利德正式成为一名义乌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翻译,这对他而言是莫大的激励和肯定。“我非常高兴,在义乌十多年收获了事业和友情,希望以后尽心尽力调解各类纠纷,让这座城市更加和谐美好。”瓦利德坚定地说。
从小喜爱中国文化
瓦利德出生于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受“中国功夫”电影的影响,从小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还为自己取了一个全球知名的中文名———“李小龙”。
机缘巧合下,瓦利德在媒体行业工作,对中国的新闻十分关注。在他看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对世界各地的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就这样,去中国发展的想法逐渐在心底生根发芽。
2008年,瓦利德下定决心到中国发展,于是坐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在北京他见了不少朋友,在朋友推荐下来到了义乌。“一到义乌,我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瓦利德说,义乌市场不仅有琳琅满目的优质小商品,还集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不仅如此,丰富多样的国际化特色餐饮、便利的交通环境,各类完善的配套设施让人生活地十分舒适便捷。
于是,瓦利德决定留在义乌。瓦利德一开始在餐厅工作,主要负责接待顾客,以此学习中文。期间,结交了不少朋友,有空也时常跑市场逛逛,为以后做外贸生意打好基础。
创业收获第一桶金
2010年9月,瓦利德创办了外贸公司,物美价廉的小商品,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而又丰富多样的货源保障。
外贸公司起步时,瓦利德只有两名员工,自己时常也要去国际商贸城陪客户选购商品。“对于客户要求数量较少、种类较多的小商品,我会选择在国际商贸城寻找货源,对于需求量较多的商品,则直接寻找厂家。”瓦利德说,第一次将水龙头等五金产品出口到埃及时,很快得到当地经销商的认可,产品很快销售一空。
有付出才有回报。瓦利德兢兢业业与客户沟通,对产品质量及数量进行把关,并时刻留意货物的发送情况,瓦利德热诚服务很快积累了一批忠实客户。商品优势加上诚信经营,瓦利德的生意逐渐走上正轨,越做越大。目前,瓦利德主要经营五金、家纺产品、面料、鞋料等商品,出口到埃及、沙特、迪拜、苏丹等地,年出口量达到百余个集装箱。
“只要用心,在义乌就一定能赚到钱。”这是瓦利德在谈到经商时,时常说的一句话。瓦利德非常看好义乌市场的未来,今年他还与朋友一起做埃及棉料的进口生意,并以此为起点开启第二轮创业。
义乌是第二故乡
在义乌生活这么多年,瓦利德早已把义乌当成了“第二故乡”。如今,瓦利德一家人都在义乌经商生活,四年前小女儿也在义乌顺利出生。
9月13日举办的世界义乌人大会上,瓦利德受邀前往。现场,他看到了不少经营户、外国商人等老朋友。在他看来,义乌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国际化城市,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宾客随处可见,各国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大家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彼此包容。“不仅我把义乌当成家,义乌也把我当成自家人。”瓦利德说,义乌市政府会定期了解并解决外国人在经商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并让我们为义乌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生活中,瓦利德十分热心爱管“闲事”。他经常介绍中国朋友到埃及去旅游或考察,期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打电话给他,第一时间解决。倘若朋友在开罗或亚历山大碰到什么问题,他会让自己的哥哥去现场帮忙解决。
“我一直希望做一个文化传播者,传播中国的文化,宣传义乌的市场和政策。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我也经常在微信上分享许多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关于义乌市场的新闻。”瓦利德说,中国和埃及在建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这是国家的发展机遇,也是每个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