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0月12日讯(记者 龚成浩 编辑 楼菲莉)今天(10月12日),义乌南蜜枣文化园在义亭镇缸窑村正式开园。
日食三粒枣,一生不易老。今年3月,义乌发布了《义乌蜜枣》《义乌蜜枣加工技术规程》《义乌南枣加工技术规程》《义乌大枣生产技术规程》4个团体标准。这意味着继红糖之后,“义乌三宝”中的南蜜枣也有了团体标准,搭上了标准化的列车。
由义乌大枣制成的南蜜枣,是“义乌三宝”之一。《中国名产》记载:“江南枣中,佳品是义乌南枣。”清乾隆时,南枣曾列入贡品。同为义乌大枣制作的金丝琥珀蜜枣,素有“蜜饯珍品”之誉。南蜜枣远销海内外,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义乌市“枣加工技艺”还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直以来,义乌南蜜枣受到人们的喜爱,但由于加工点小、散、乱,没有形成规模与品牌,制约了南蜜枣的进一步发展。此次南蜜枣文化园落地三星级和美乡村缸窑村,也意在将南蜜枣产业与“红糖飘香”精品线深度融合,打造以枣文化为特色的多业态产业创意园区,打造集文化旅游、品牌传播、民宿、餐饮、研学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走进文化园的加工区,记者发现,工人们各司其职,分拣、切丝、定型、搅拌、烘焙……“除去煎煮,烘焙是蜜枣加工中最关键的工序,温度、时间以及火候,都影响着蜜枣的味道。”加工区负责人说,在一遍遍的烘焙中,多余的糖分被烘干,蜜枣逐渐去除“腻”味,变得清甜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