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龚书弘 正文

驰援日记(十四)李宁:一生白衣战袍,归来仍是“少侠”

发布时间: 2020-02-29 17:55:13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龚书弘 编辑 何冬圆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者按:2月9日,由传染病学专家、浙大四院前院长陈亚岗教授率领的浙江310人援鄂医疗队正式出发,2月10日凌晨抵汉。稍作休整,这支精干医疗队就投身战“疫”。即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义乌频道将与这支医疗队保持定期连线,听听“浙家军”战疫的“前线战报”,记录浙江力量。

  中国义乌网2月29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何冬圆)浙大四院专家公寓里,今年初三的备考生李月恒每天一个人“宅”在家复习备考,学习进入紧张的最后冲刺阶段。他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上网课、做试卷、纠错题,不断巩固复习中考考点。等有闲暇的时间,他会打开手机,时刻关注着武汉前线的消息。

  他的父亲李宁是浙大四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随浙江省第三批医疗队前往武汉。作为省队医疗组组长,李宁管理着100多人的医生队伍,肩负着医务所有相关工作的重担。此刻他正在和全国大多数医护工作者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一别半个多月,喜欢语文、更喜欢读诗的李月恒突然对一句诗念念不忘,“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他说,想到父亲对这句话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小时候,我总认为英雄就应该像李贺笔下‘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英雄气概,抑或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但我终于明白,英雄还可以是像爸爸一样有济世之心,好生之德,救国救民的人。”

  这是李月恒写的《战“疫”日记》,也是他写给援鄂父亲的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

  李月恒的妈妈盛臻蒸是浙大四院急诊科医生,父母都是医生,都在急危重症科室上班,从小到大,他比谁都更能体会白衣天使们的忙碌。

  但今年的繁忙是他前所未见的,整个春节父母都在医院上班。除夕前夜,当他突然得知不能回老家吃团圆饭,一阵失望。

  除夕的晚上,父母都值守在医院,当他一个人看着春节晚会白岩松诵读的《爱的桥梁》,得知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家众志成城,共克难关,那一刻他动容了,似乎对无法陪伴左右的父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包容。

  今天(2月29日)的《驰援日记》,我们将走近李宁医生,他在赴武汉的半个多月来,有哪些令人动容的故事?

  白手起家

  方舱变身“真正”的医院

  刚到武汉的时候,方舱还是个只有床位铺设的体育馆,一切都需要“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虽然是临时医院,但一家真正的医院应该具有良好的运行体系和制度,每个人都能各安其职,高效完成救治任务。”李宁就当起了医疗线的“大管家”,医生上班制度、排班制度、查房制度,患者收治流程、检查流程、出院流程、专家组组建等等……一项项医疗流程不断优化,从1.0版升级到2.0版、3.0版。

  5天时间,2座合计200多张床位的黄陂方舱医院在他们手中落成,医疗救治工作步入正轨。

  方舱医院集中医疗资源救治轻症患者,同时将重症及可能出现重症的患者及时筛选出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确保其获得对应的治疗。但是患者什么时候安排CT检查?由谁来转送、交接?患者康复出院的标准如何制定?……这些过去微不足道的细节、流程,在全新的方舱医院都变得格外重要起来。常常为了明确这些繁杂的流程、落实细节工作,他深夜埋于案头前,边接电话边沟通协调。

  手机号码贴在方舱里

  所有人“一唤就到”

  “舱内有任何问题,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在方舱,李宁就是队友们最安心的“一唤”。他将手机号码贴在了方舱医院的墙壁上,虽然一个礼拜内救治工作已经高效开展,但他还是能在每天凌晨的两三点、三四点接到舱内同事打来的“求助电话”。

  有的患者情绪有问题,有的患者不符合入院标准,有的待收治患者不愿意入院......面对大家“搞不定”的患者,他总有一种超乎旁人的耐心和一种特殊的“语言魅力”。

  李宁与记者回忆,有天凌晨,一位患者自称是疑似病例不能入舱,情况与交接人员所述不一致。他立即联系当地医院核实,仔细了解各指标、诊断依据,最终确认是轻症的确诊患者。

  “之后舱内同事将电话交给我与患者沟通。最后,患者突然大转之前的态度,在电话里连声抱歉并向浙江队的医务人员道谢。”李宁说,这猝不及防的改变不禁让预检台的同事们大为“膜拜”。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尤其是在方舱医院,让患者愿意在条件并不太好的舱内安心治疗,一定要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困难在他面前总能化于无形。在浙大四院呼吸科病房里,患者都很信任他,给他送锦旗、送水果、送红包……他从来不收,在每年医院公布的红黑榜中,他总是拒收红包最多的那一位。

  一生白衣战袍

  归来仍是“少侠”

  第一次进入方舱医院时,他的防护服背面写着“李宁少侠”四个大字。今年44岁的他,每每进入“战场”,气概不输任何一个将士。

  2002年毕业,李宁第一年参加工作,就遇上了非典,上了前线。从医18年,他逐渐从一名感染科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最终选择成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

  刚开始选择从医之路,并不是他的第一志向。但是他努力无愧于这身白衣,无愧于患者的信任,对于这身白衣早已经从接受、喜欢变成了深爱。“过了这么多年,真心觉得这份职业很好,很庆幸,有机会参加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的一线工作中,很庆幸成为一名医生。”

  “会不会让孩子选择学医呢?”

  “学医肯定要吃苦,但是当医生治病救人的成就感是难以表达的。他从小在我和他妈妈的值班室里长大,我们心中常常有亏欠。但是如果他选择,我还是一定支持。”

  4月份,李月恒就将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他告诉记者,“我出生晚,没能见证03年非典时医务人员为抗击疫情而忙碌奔波的情景,但我在2020年春节见证了爸爸抗击疫情的决心与为之而奋斗的场景。爸爸,我盼你凯旋!”

  期待,这既是生日宴、也是团圆宴。

  

欢迎英雄凯旋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